第149章 猜忌產生背叛(第1/3 頁)
李懷光在解圍奉天后,威脅朝廷驅離了奸相盧杞等三名讓朝臣反感甚至憤恨的“小人幫”,做了“替天行道”的大好事。
他心裡也清楚,這一目標是用近乎脅迫的手段達成的。從德宗與盧杞、白志貞等人關係看,德宗一定不會認為他的這一做法是忠君義舉,誰知會怎樣忌恨於他。恐怕長安一旦收復,形勢一有好轉,便該拿他開刀了!
因此,李懷光雖然立下了挽救聖駕的不世之功,但這段日子過的並不快樂,一直對朝廷將來會怎樣對他而耿耿於懷。
同時,他的友鄰部隊,神策軍節度使李晟近期剛以滬澗之敗為名,斬殺了屯駐在東謂橋、且同為神策軍將領的劉德信,兼併了他的部眾,所屬兵力達到了近兩萬人,勢頭髮展很猛,漸有獨當一面之勢。
李晟實力的壯大讓李懷光深感憂慮,惟恐李晟將他拋到一邊,單獨攻下長安,那他可就再也沒什麼可供憑仗的了。
於是他向朝廷請求與李晟合兵一處,企圖牽制李晟。朝廷這邊一來擔心李懷光會有異動,想讓李晟監視他;二來合兵一處確也有利於集中兵力,不是什麼壞事,就予以採納批准。
神策、朔方兩軍按照朝廷要求,在咸陽東側一個叫陳濤斜的地方會師,履行完必要手續,兩軍各自紮營築壘。
恰在此時,朱泚的一支軍隊突然衝了出來,看陣勢似乎是想趁著唐軍立足未穩撈點便宜。
李晟歷經惡戰無數,大場面見得多了,自是不會被這種境況所擾,他平靜的對身旁同樣沉穩的李懷光說:“大將軍,這些亂臣賊子如果一直躲在城裡當老鼠,我們還真不太好打。現在他們居然離開巢穴自己送上門了,這是上天要把他們交給您,如此好的立功機會可別放過啊!”
李懷光目視前方,淡淡的說:“我軍剛到,人困馬乏,不可倉促應戰。”李晟看他這個態度,不再多說什麼,率軍歸營固守。叛軍們折騰了一陣子,看到沒人搭理也就撤走了。
從此,李晟跟隨李懷光作戰。
每次有所行動,朔方軍總要到處劫掠打秋風,而神策軍始終秋毫無犯。朔方軍士卒看到他們總是這樣相當惱火,這不典型的裝清高嘛,要搶大家一起搶,幹嘛總讓我們做惡人。因此每次搶來東西他們都大方的分給神策軍,但李晟約束嚴格,部下無一人敢於收受。
李懷光就這樣拖著李晟,在長安城外瀟灑觀光了一個多月。德宗數次派宦官催促,都被李懷光找藉口打發走了。朔方軍將領也勸李懷光早日攻打長安,他非但不聽,反倒暗中派親信與城內朱泚眉來眼去。
這些小動作李晟不可能察覺不到,讓他顧慮的是自己與李懷光連營一處,一旦李懷光生出歹意,恐怕定會發兵吞併自己。考慮至此,他數次上疏,請求移軍於東渭橋。但德宗擔心此舉會刺激李懷光,沒有同意。
李懷光為了給自己逗留不前的行為找個堂皇理由,便以朝廷在供應上給神策軍搞特殊、待遇不公為由上奏報怨,德宗洞悉到李懷光的陰暗心理,知道此事如果解決不好,可能會讓各地前來勤王的軍隊都遷怒於朝廷,那後果就嚴重了!
於是德宗委派陸贄前往解釋說明,李懷光當著李晟的面對陸贄說:“大家都在咸陽執行同樣的任務,憑什麼你們朝廷直管的神策軍天天吃香喝辣,而我們這些後孃養的就得頓頓粗茶淡飯。待遇如此不公,讓將士們看在眼裡,還怎麼齊心合力!”
這個話題過於敏感,陸贄一個文臣不好多說,便給李晟使了個眼色。李晟沉默片刻,不慌不忙的說:“您是元帥,這些事情您說了算。我不過是您的一個將領,聽您指揮而已。您若是認為神策軍待遇高了,吩咐他們減下來就是,我們沒有意見。”
李懷光的本意是讓李晟自己說出降低待遇的話,這樣他就可以鼓動神策軍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