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重建“寶船編隊”(第2/4 頁)
馬、哥倫布、麥哲倫等歐洲中世紀知名航海家早了百餘年!
在沒有現代航海技術的古代,鄭和之所以能七次順利到達印度洋沿岸各國,這都要歸功於一項成熟的造船技術——水密隔艙。中國古代這項造船技術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隨著“鄭和下西洋”才傳到西方。
“鄭和下西洋”所使用的“寶船”,雖然全部都是木質結構,但最大的船長126.72米,寬50多米,並且還是用隔板隔開。隔板一般為樟木與杉木,將整個船艙橫向隔成一個個小空間,而木料間的縫隙則用絲麻和桐油灰來填充,以確保隔艙的密閉性。當然,隔艙數量則根據船隻大小而定。這種結構便是水密隔艙技術。
“水密隔艙”的優點顯而易見:一是當船隻發觸礁等事故時,船艙不會整體進水而導致沉沒,仍能保持相當的浮力,提高了船隻遠航安全效能;二是船上分艙,方便不同種的貨物分類擺放,便於裝卸和管理;
三是,艙板跟船殼板緊密連結,不但增加了船舶整體的橫向強度,而且取代了加設肋骨的步驟,簡化造船工藝的同時加固了船體,這是因為古代中國在“水密隔艙技術”的應用方面領先了西方諸國1000多年!
早在宋、元時期,該技術便已在中國民間普及了。當時,使用該技術的船隻,就算某一部位風浪撞擊導致船艙破洞進水,但只要將進水船艙的洞口堵住,那麼整條船就能安然無恙第就緒航行於大海上 。
在缺少機械化工具的古代,堵住進水洞口的同時,只能採用人力一桶桶將水傾倒出去,費時費力不說,效果也不好。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抽水泵在遠洋船上的應用已完全替代了原來的人力運水。
隨著鄭和船隊的七次遠航,“水密隔艙技術”也傳入海外,後來被世界各國所汲取,造就了歐洲航海史上的輝煌——地理大發現。該技術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和卓越才能,是人類造船史上的一項偉大發明,一直到今天仍在世界造船與航運業中發揮著巨大作用。
明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可謂是一件世界矚目的大事,但是和鄭和帶來帶去了多少寶物相比,鄭和的“寶船”有著不亞於“寶物”的意義,是當時世界關注的焦點。
“鄭和寶船”是“鄭和船隊”中最大的海船,是“鄭和船隊”中的主體,也是鄭和率領的海上特混艦隊的“旗艦”,它在“鄭和船隊”中的地位相當於後世所謂“現代海軍”中的“旗艦”、“主力艦”。
另有一種說法,即“鄭和寶船”是鄭和下西洋船隊中“海船”的總稱,因為“鄭和船隊”是由多種不同船型、不同尺度、不同用途的“海船”組成。因此,這些船都被統稱為“鄭和寶船”。相對而言,又好用又威猛的“福船”,在宋、元時幾經演變,到了明朝“永樂年間”,已經成功變身為了“鄭和寶船”。
締造了“七下西洋”偉業的“鄭和船隊”,其頂級戰艦“寶船”,正是以“大福船”為基礎改裝而來。其基本製造原理一脈相承,但體積更大,技術更細化,且船的操控用的是更加輕巧的“平衡舵”,可以說舉重若輕。
船隻行進,除了空前的11桅杆大帆之外,在帆布選擇上,也採用硬帆結構,可承受更強的風力。在人力驅動上,船的兩舷和尾部都有入水極深的尾櫓,相當於現代船隻上的螺旋槳,用人力踏動,驅動力在當時可謂最強,就算無風也能保持航速。放在當時,“鄭和寶船”堪稱全自動操控的“巨無霸”級戰艦了。
這種“巨無霸”戰艦上的裝備也極其先進,因為“鄭和寶船”的主戰武器為“火炮”。行動迅速的巨型戰艦,外加殺傷力極強的火炮,在當時的世界海洋上難有對手!
鄭和七下西洋,除了幾次小規模的陸上摩擦之外,遭遇的真正海戰只有一次,即所謂的“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