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生規劃(第1/1 頁)
坐在教室自己的位置上,郝強慢慢收拾著桌面的書本與書桌內的物品,翻看著其中的內容,平復著自己的心情,也開始規劃自己新的人生。
前世的郝強性格比較靦腆,從小就像個大姑娘,與陌生人說話都臉紅,尤其是遇到同齡漂亮女孩子,簡直是語無倫次。直到結婚後,經歷了男女之事,閱盡了風花雪月,才能在異性面前侃侃而談。
和男生交流打趣談笑風生毫無障礙,一到課上回答問題,就會緊張聲音發顫。後世做過多年上市公司高管的郝強,久經沙場再也不是17歲的羞澀少年。
前世郝強一直是循規蹈矩的一步步小學、初中到高中,自己初中學校每年才能考個位數,班級前五有機會上縣一中,當時初中升重點高中差不多是90%的淘汰率。郝強復讀了一年才得以有機會上榜。
一中在擴招之前每年級招生8個班,每班約50人,陸續關係戶插班,到高三的時候每個班級會在60人左右。郝強高一招生入校成績489分,當時錄取分數線468分,班級排名30,年級排名285;經過高一一個學期,郝強的成績班級排名28,年級排名233,屬於穩中有升。
但是後面高二分科,郝強聽說大部分同學都選理科,將來專業選擇面廣,而且縣一中歷來升學都是理科強,每年級只有兩個文科班,前六班班底不動,將七班和八班的理科生平均分配到前面六個班級,七八班作為文科班,所以文科班給人感覺是理科失敗者的大本營,學習差生比較集中,郝強綜合考慮下也就從眾選了理科班。
高一年級的時候,郝強成績文科較好,幾乎僅用課堂時間就可以保持較好的成績;但是理科也不差,這當然需要投入郝強幾乎全部的課餘時間的情況下。
高二分科之後,即便是郝強仍然把絕大多數時間都用在搞數理化,但是隨著綜合性知識應用越多,數理化科目越來越吃力。語文政治英語生物也顧不上,成績是顧此失彼,每況愈下。
最終高三的時候,郝強感覺高考沒有希望,已經打定主意為復讀考個較好的成績,結果反而超發揮,過了專科錄取線。
從專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郝強換了三個專業,耗費了大量的精力,由理轉文,走了很多彎路,還是回到了文科,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的確不適合學理科。
那時候大學還沒有開始擴招,高考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也是農門子弟唯一的跳龍門機會。按照縣一中的升學成績,每年高考大約80-90個本科,200左右的專科,其他落榜生要麼復讀,要麼回家務農。
當時鑑於政策原因,學校在校外招收有兩個復讀班,根據高考成績與分數線差距,按照分差高價收費創收,名義上安排離退休教師負責,實際上大部分還是外派的在職教師。
所以,實際的升學率更加殘酷,已經把復讀生的錄取包括到了總人數。這也是為什麼本縣的人都說,進入縣一中,等於一隻腳邁進了大學,沒錯,當年新生班一半都會落榜。但是這一關,淘汰率不過是50%,初中升重點高中的一關已經提前過濾掉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