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草原之夜(第1/3 頁)
1641的大清,好事不斷,戰場的勝利,皇子的降生,都預示著一切在向好的方向前進。
但1641年大明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破船窟窿越來越多,陝西連年的旱災導致多起農民起義。
年初剛到陝西,接替孫傳庭的巡撫熊文燦,改變了孫傳庭大力清剿的政策,採用招安的政策,雖然得了一段時間的安穩,但招安的起義軍不斷向熊文燦要糧要餉,一旦得不到滿足,就又開始造反。
打不過就接受招安,休養好了,就再次造反,陝西的起義軍把幼稚的巡撫熊文燦玩的飛起。六 月,熊文燦被一支復叛的起義軍殺死巡撫衙門,陝西又開始大亂。
這時的崇楨皇帝不知怎麼又想起了被罷官的清剿派孫傳庭,又把他從牢獄裡提出來,又掛上陝西巡撫的帽子去帶兵剿滅起義軍。
大明各地的情報,不斷的傳到盛京,皇太極看著大明朝國土上發生的一切,不由的同情起起崇楨起來:
“這個大明皇帝,要強人不強,眼不能辨忠奸,耳不能聽忠言,雖然想的很多,但基本上自己瞎想”,也真是難為他了。
皇太極拿著這些情報,找來了洪承疇,想聽一聽他的看法。皇太極對洪大學士還是很客氣的,賜了座,還給了一杯茶喝。
“洪愛卿,這些都是明廷密報,你先看看,裡面是否有誤”
洪承疇一本一本拿起來翻閱,做為曾經的大明重臣,他很快判斷出,這密報裡的情況基本是真的。
內心中不由的酸楚起來,這才幾年的功夫,大明各處都爛成這個樣子了,失望之餘也是無可奈何。
“洪愛卿,這裡面可有不實之處?”
“陛下,臣細細看過,結合臣原先所知,這些密報,應是無誤”
“嗯,照這樣的情形,洪大人以為我大清該如何應對?”
洪承疇思考半刻答道:
“照目前看,明廷現在已是危如累卵,我大清現在要有所準備,一旦中原有變,大軍可以隨時出兵關內,拿下通往關內的咽喉要道山海關”
“不錯!朕也是這麼想的”。
”再者大明在宣大一帶布有重兵,從宣大支援關內,路程不到十日,所以要設法牽制宣大的邊軍“
“你是說派一支大軍,盤亙在宣大一線,使其明廷不敢分兵支援關內”,
“但派何人領軍,請皇上獨斷了。”
皇術極笑了笑:“愛卿多慮了”
”宣大一線,背靠察哈爾草原,這個人既要能行軍打仗,還要能聯絡察哈爾蒙古,最好還能熟悉當地民情,那只有兩個人合適了,大阿哥豪格,四阿哥葉布舒。
“但豪格不能去,攻打關內,少不了他”
“就讓老四去吧,這次他獨自帶軍,也算是歷練。”
見主將選已定,皇太極問道:
“洪大人以為派多少兵馬為好?”
在一旁的洪承疇聽到問話,對著皇太極回答:
”宣大一線形勢複雜,既要防範明朝邊軍,又要防範陝西的流寇,兵力難免會有不足,到時可無法臨時調兵,所以臣以為三萬到五萬人最佳”,
三萬自保無虞,五萬可攻城掠地
皇太極想了想,也覺的有理,但滿八旗不可能給葉布舒調這麼多人,於是想起了漢八旗。
“漢軍旗現有多少馬?”
“原有四萬,加上松山歸降的,共六萬人馬”洪承疇回話。
“你給他選兩萬漢軍旗帶去,加上他鑲紅旗裡的,再讓他找察哈爾王爺借些兵馬,朕看也就差不多了”
“臣遵命”
幾天後,兵部發出公文後,葉布舒來到郊外大營檢視兵冊,清點兵馬:
鑲紅旗呼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