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採風(感謝altn—kg的盟主)(第1/4 頁)
第101章 採風(感謝Alston—King的盟主)
(會有謝盟更,具體在結尾。)
行家一開口,就知有沒有。
唐克斯館長欣賞過的名畫,參加過的藝術鑑賞會,已經多的快要數不過來了。
不客氣的說,
就算是專業的美術研討會或者泰勒美術館每年的各種年展上,也有的是人在主席臺上胡扯。
越是規模大的展覽,越是如此。
不僅是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奇奇怪怪的專家,還有更多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議員或者政府文官,都喜歡對藝術作品發表些自己的見解。
大英帝國的高階官僚們,很在意在公眾和媒體面前給自己扣一個熱愛藝術的帽子的。
開個會,領導總是要講兩句話的,天南地北古今中外這一點上都沒有太大差別。
唐克斯館長甚至聽人胡扯都聽出心得來了。
一般來說,不懂畫又怕出錯丟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扯歷史。
比如說對著透納的《被拆解的無畏號戰艦》回憶在特拉法爾加海戰痛擊法國佬的光輝歷史。對著泰晤士河上的風景畫追思維多利亞年代的日不落帝國榮光,都是慣例。
一般那些政府文官的秘書們寫的發言稿都是這個套路。
除了沉悶無聊了一些,基本上不會出大錯。
要是這些官僚興致上來,想要脫稿自我發揮一段,那就慘了。
把展覽上拉斐爾前派的道德說教畫裡的穿著華貴衣衫的妓女當成貴族小姐都算好的,分不清水粉和水彩,水彩和油畫這類的低階笑話也不是沒出現過。
而能將一幅畫的美學構圖拆分的像這位偵探貓這麼細的,不說屈指可數,也無一不是行內的精英。
要是知名學者能說出這樣的話,唐克斯還能接受,可偵探貓只是個網路插畫師。
而安娜更加驚訝於偵探貓評價這幅畫的角度。
鑑賞藝術作品,
其實大多數藝術評論者談論的更多都是大而抽象的概念。
一幅作品構圖的留白比例,人物之間的眼神交流,湖光天色間的自然躍遷和畫家筆下所孕育的精神思考,不同藝術流派在這幅作品中的體現……
偵探貓則能巧妙的捕捉到油畫作者的創作的細節。
她連最細小的筆觸都不忽略,充滿細節的娓娓道來,好像親眼見到過畫家執筆創作的過程。
“典型的大畫家式藝術評論思路。”
安娜心中跳出一個念頭。
這是看別人畫畫和自己拿筆畫畫的不同。
策展人和畫家出身的藝術評論家最顯著的區別就是細節。
細緻入微,明察秋毫,這是資深畫家欣賞畫作時才有的特權。
不是策展人不想捕捉分析這些繪畫的細節,而是這對他們來說也有些過於困難。
尤其是油畫,
和素描或者水粉畫都不同,油畫的顏料一層蓋一層,層層色彩相互疊加。反射外界的光線從下往上穿透顏料,不停的被各種光譜吸收混合,這才形成了最終被觀眾捕捉到的視覺效果。
想要從最終的成相畫面逆推這個過程,難也不難。
從大方面看出那些景物是先畫的,那些內容是後畫的,畫家整體的構圖思路如何,安娜輕易也能做到。
但像偵探貓這樣,連最細小的冷暖筆觸的變化也能捕捉到。
只能說……
不是一般的有難度。
至少偵探貓剛剛描述中,這幅《白色的貝加爾湖》上,很多投稿粉絲繪畫中的小細節,是連安娜也原本忽略掉的。
聽著偵探貓女士用溫柔的語氣娓娓道來,她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