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幕啟(6)(第2/3 頁)
四歲上同父母一道不遠千里地從遼東遷來四川,就再沒有行走遠路的記憶。縱然陳氏夫妻平日裡並不如何拘束女兒,但到底女兒不比男孩,除卻在宜賓附近的寺廟走一走,這次去富順,竟是陳霈霈難得的一次遠行。
因隊伍中女眷不少,因此比起李永仲當初去宜賓只用了五日上下,陳家一行人足足走了七天才到達富順。所幸陳氏早已想到此節,不到四月便早早出發上路,到達富順之時,離四月初八尚有足足三天的時間。
早在抵達富順的頭天,陳明江便派出可靠之人單人獨騎前往富順給李家報信,因此,當他在富順城門之外看見曾有過一面之緣的何泰並幾個面生的年輕人時,一直提在嗓子眼的心總算放回肚裡。他抬手止住隊伍,翻身下馬,衝迎上前來的何泰一抱拳道:“長久不見,何泰兄一向安好?”
何泰笑呵呵地回了個禮道:“自是好的。明江兄,先讓我給夫人並姑娘磕頭行禮。”
陳明江將他引自馬車之前,何泰利索地跪下磕頭問安,陳氏隔著車簾忙叫他起來,又慈祥問道:“長遠不見了,你家仲官兒身體一向可好?家裡人可都好?”
“仲官兒身體健旺,家裡一切都好。”何泰恭謹答完,又道:“此處不是說話地方,仲官兒已經包下城中悅來客棧,容小人為夫人並姑娘引路。仲官兒有話,今日天色不早,還請兩位先好好休息一晚,他明日一早便前來拜見夫人。”
陳氏心中飄過一陣疑雲,但此時不是時候,她溫言道:“如此辛苦你了。”何泰連說不敢。她未及多說,馬車一動,響起轔轔之聲,不大會兒功夫,原本彷彿還近在耳邊的市井喧鬧便漸漸遠去,顛簸平緩下來,想是已經入城,上了青石路面。
霈霈低聲同母親道:“想來是李家有事了,不然以母親的身份,李家怎麼能讓母親住在外頭的客棧?”
陳氏拍拍女兒的手,輕輕答道:“你這話可說差了。仲官兒這是知禮,才將我們放在客棧裡,不然哪裡有未婚妻上門的道理?”她心裡別有計較,卻不打算在女兒面前多說,已經打定主意,待會兒在客棧中安定下來,就要尋義子陳明江過來,好好商議一番。
不管是因著禮法或是某些其他事情,至少陳氏對未來幾天要住的地方還算滿意——說是客棧的上房,卻是個獨門獨院,母女倆正好住在正房,兩側廂房留給丫鬟居住,五十親兵則住在其他房間,將整個客棧住得滿滿當當。
客棧的老闆娘正斜簽著坐在陳氏下首和她說話。她雖然是商人之妻,卻也能寫會算,是個一等一的精明人。三言兩語間便同陳氏說得笑語連連。不僅將富順地方說得十分詳細,連帶著李家的事務也講得清楚爽利。
“要說仲官兒,實在是一等一的好。”老闆娘不吝誇讚道:“非是妾身胡亂說話,咱這富順出了多少鹽商,擺得上臺面的卻沒有幾個。若說起年輕一代中的打頭人物,隨便問人,也得說非仲官兒莫數。”
“今日倒是給老闆娘添了麻煩。”陳氏情真意切地道:“這幾十號人的飯食就夠讓人費心,老闆娘卻照顧得有條有理,十分難得。”
老闆娘聞言趕緊擺擺手道:“我這不算什麼!這等法子原是從李府中流傳出來,妾身不過是依葫蘆畫瓢,實在談不上甚麼難得。”
這話讓陳氏同霈霈頓時起了好奇之心。霈霈看陳氏一眼,顯然心中亦是驚奇,只不過牢記日常所學,強自忍耐罷了。
“李家有家丁數十,平日裡操練也嚴,但總是聞名不如見面。”老闆娘徐徐道來,“初時不顯,後來有其他人同李家馬隊一同行鹽,方才見識到,那李家護衛,行走坐臥皆有規矩,不遵規矩之人,初時先打,再犯就要開革出去!仲官兒出手大方,待人也好,從不故意為難作踐,任誰願意走?”
陳氏是武官之妻,聽了便是心中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