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分兵幷州(第1/2 頁)
諸葛亮卻不知道魏延儘管惋惜自己不能和大家一起完成收復長安的壯舉,可受制於他人不能單獨行動卻教魏延更難忍受。
如今既然有分兵行動的機會,他自是要牢牢把握。再則長安已成囊中之物也離不開魏延前期征戰的幸苦,在他想來就算自己不在,日後收復長安的功勞也還會有他的一份。
“丞相,此時讓文長將軍先去漆縣再轉道幷州會不會有些遲了?兵貴神速,馬岱將軍就在北面,不如讓他順勢領兵東進,可更好地打併州魏軍一個措手不及。”參軍宗預建議道。
另一個參軍李邈搖頭說道:“不可。仲華、子遠兩位將軍攻打漆縣多日,根據前日送來的戰報,不僅漆縣城牆已是千瘡百孔,而且戴陵手下的魏兵也是死傷頗多。
如今漆城已是旦夕可破,此時萬不能撤走仲華將軍所部以致前功盡棄。
丞相,邈以為可讓文長將軍先去漆縣督率諸軍破城,把戴陵部殲滅後再揮師東進幷州,如此方為萬全之策。”說罷,向諸葛亮拱了拱手。
魏延擺手道:“不行,這樣太耽誤時間了。漆縣已被我軍團團圍住,戴陵部已是甕中之鱉,後面什麼時候破城都可以。
眼下攻入幷州吸引關東魏軍兵力才是咱們的首要之事,某人雖在長安,但麾下部眾俱是騎兵,先趕往漆縣與羌胡騎兵會合再過河攻打併州完全來得及。”
諸葛亮微微點了下頭,看向左手邊一直沒開口的楊清問道:“明之,汝是何看法?”
“丞相,清和文長將軍的看法一致,漆城既已被我軍包圍,暫時不取亦無損大局。此番襲擾幷州的兵馬俱屬涼州,由文長將軍統率最為合適,且深入敵境兇險無比,非智勇雙全的大將不能為之。
清以為可讓仲華將軍統領涼州步卒繼續與子遠將軍合攻漆城,其餘人馬包括子口關的涼州騎兵皆由文長將軍帶走去攻幷州。”楊清道。
魏延聞言臉色微變,帶著疑惑的眼神看了楊清一眼:“明之的意思是讓魏彰他們從子口關撤下來?”
“正是。”楊清頷首道:“為保險起見,攻打併州的兵馬自是越多越好。再則魏彰將軍他們連日抵禦賊兵,早已是疲憊不堪,也正可趁著這個機會撤下來休整一番。
況且守禦子口關主要是步戰,讓魏彰將軍他們長期承擔這個任務無疑是浪費騎兵靈活機動的優勢,還是去幷州馳騁更為合適。
當然文長將軍千萬不要誤會,清絕對不是為了搶佔涼州軍堅守子口關的功勞才有此提議,畢竟子口關能被奪下皆是涼州眾軍之功,這是毋庸置疑的。”
魏延放下了心裡的戒備,大笑道:“哈哈,明之過謙了,若非你我合力先將夏侯儒大軍殺敗,子口關被我涼州將士攻下恐怕還要多費一番周折啊。”
“嗯,明之說的不錯,把魏彰他們一直放在子口關的確是有些浪費了。”
諸葛亮點了點頭,做出決斷:“文長,汝就把魏彰部從子口關撤下來,帶著他們去襲擾幷州等地吧。至於先去漆城會合羌胡騎兵,皆依你之意,讓馬岱統領步卒留下即可。“
“是,謹遵丞相之令。”
諸葛亮接著道:“明之,魏彰部既從子口關撤下,就由你部補足守軍兵力,全權負責子口關的防務。”
“丞相放心,等會兒散帳之後清就著手佈置此事。”
諸葛亮滿意地嗯了一聲,繼續說道:“眼下曹真大軍雲集子口關外,每天分作十餘部輪番攻關,攻勢連綿不斷,我軍也應效仿,將守軍分作數隊,輪流上關防守,以保證充沛的體力。”
日前,曹真率領的中路魏軍除了斷後的樂綝部外,其餘人馬基本上都已抵達子口關附近。
子口地形狹窄,大軍難以展開,數萬魏兵擠在子口關南面的穀道上,由北向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