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兩路穿插(第2/2 頁)
華陰,奔襲潼關而去。
高翔、陳式二人繼續留在原地和樂綝對峙。為了不讓樂綝看出破綻,高翔把大軍分作三部,陳式頂在最前直面魏軍刀鋒,他本人則退後數里下寨作為接應,建威將軍劉巴領著三千人馬打著左軍的旗幟再退後數里下寨。
果然樂綝不疑有他,只道吳班的左軍連戰多日,早已疲憊不堪,現在友軍趕到,自是要撤至後方休整。
而且樂綝見追上來的漢軍越來越多,生怕防線被漢軍攻破危及前面的主力大軍,遂親自坐鎮第一道防線與陳式率領的前部漢軍打起了攻防戰。
不提漢魏兩軍近三十萬人馬在關西多處戰場廝殺激烈,此時遠在洛陽的魏國君臣也已收到了夏侯儒的三萬魏騎損失慘重以及長安被圍的壞訊息。
“眾卿,關中形勢陡轉直下,雍涼都督夏侯儒舉止失措,為楊清、魏延二賊所敗,三萬精騎折損大半,逃回長安者不過萬人左右。
眼下大司馬的中路主力尚未返回關中,長安守軍雖有兩萬人,但裡面不是老弱病殘就是殘兵敗將,士氣低迷,戰力底下,難以久守。
現楊、魏二賊合兵五萬進圍長安,形勢萬分危急,夏侯儒奏請援兵,卿等以為當如何處置?”御座上,曹睿語氣焦急地說道。
他現在的心情十分不好,原先的伐蜀大計由於天公不作美以致半途而廢也就罷了,畢竟是非戰之罪,他勉強還能接受。
哪曾想僅僅過了七八天,前線戰況就變得急轉直下,不僅夏侯儒的西路軍只剩下三分之一,而且曹真的中路主力也被漢軍困在了子午谷裡,西線戰場的十餘萬兵馬竟有全軍覆沒之危!
曹睿不知道的是夏侯儒在奏報中還將傷亡少報了一些,曠野初戰漢軍騎兵,就折損不下一萬三千軍,分兵東去的費曜部也被魏延殲滅了近兩千人。
之後槐裡一役,夏侯儒部更是損失慘重,他本人僅率百餘人逃回長安,之後雖有敗兵陸續從四面八方歸來,但人數攏共不過兩三千人。
因此夏侯儒麾下的三萬騎兵最後回到長安者最多隻有五六千人,他卻在給曹睿的奏報中誇大了一半,謊言自己手上還有一萬兵馬。
還不只是這樣,夏侯儒還誇大了圍困長安的漢軍兵力,楊清和魏延手中的野戰兵力全部加起來的確能有個五六萬人,但卻是分散在長安、子口關、漆縣三個戰場,進抵長安城下的只有三萬出頭。
夏侯儒清楚自己這一次損兵折將過於慘重,若讓曹真知曉全部實情,縱然自己是宗室親貴,也必定難逃重責,不僅雍涼都督的官位可能不報,而且還可能有牢獄之災,害怕之餘這才在奏報中有所隱瞞。
反正曹睿不在前線不可能知道詳細情況,遮掩一二損失應是無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