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2/4 頁)
是公主與駙馬的車輦,車頂由碩大一顆夜明珠裝飾,照亮了整個車身上鑲滿的各色寶石,金制的車壁在大紅色絲線的裝飾下喜慶而不失大氣。
晏卿站在車頭,身著大紅色喜服,嘴角掛笑地看向黑壓壓的百姓。他身側是同樣身著喜服的女子,紅紗掩面,身形嬌弱。
“恭賀公主、駙馬喜結連理!恭祝公主、駙馬百年好合,千歲千歲千千歲!”
百姓們整齊有力的恭賀聲伴隨著灑在夜空的禮花響徹天際,晏卿身邊的女子微微抬手,便有宮人代她大聲喊道:“平身!”
百姓們起身,不由地全部隨著車輦的移動而奔走,禁衛軍大半在宮外維持秩序,卻也攔不住狂熱的人群。
如此,整整三個時辰,仍是有人不願放棄,想往敬天的塔廟那邊奔走,而天色已然微亮,城門口亦再次出現了車輦的影子。
晏卿扶著“惠公主”眾星捧月般走上了東城門,隨即響起磅礴的宮廷禮樂。
卯時,正是日月同輝的時候。新人先拜天地,再拜日月,最後拜子民,禮成之後,百姓再次跪地齊喝:“恭賀公主、駙馬喜結連理!恭祝公主、駙馬百年好合,千歲千歲千千歲!”
賀聲不斷,那“千歲千歲千千歲”更是綿延不斷,不過一個時辰,這“千歲”,就會改成“萬歲”了。
既已禮成,晏卿上前一步,笑對百姓,高喝道:“平身!”
百姓起身,復又跪地,齊喝道:“請公主、駙馬接受草民賀禮!”
晏卿轉身,溫柔地拉住“惠公主”的手,帶著她走到城門頭,舉目看向那幾乎比城門還高出許多的木架高臺,微微眯眼。
百姓獻曲為賀禮,這是他早便知曉的環節,只是究竟是什麼曲目,抑或說,是什麼節目,他倒沒仔細問過。這不過是今日最微不足道的環節,一曲過後,他便要回到皇宮,坐上那萬萬人之上的位子。
就在他晃神間,高臺上不知如何出現一名女子,儘管距離有些遠,那一身淡黃色的紗衣仍是十分顯眼。
咚、咚、咚……
鼓點開始敲響,沸騰了近一月
62、第六十二章及之後…… 。。。
之久的南臨都城,瞬時安靜下來,無人高喊,無人議論,連嬉笑的聲音都消失得無影無蹤。所有人都仰首,盯著百米高臺上那女子曼妙的身子,看著她踩著鼓點,翩翩起舞。
那鼓點,初時輕盈若滴水之聲,如綿延細雨浸潤人心,高臺上的女子身形緩動,水袖長舞;突然,鼓點密集,猶如烏雲密佈暴雨大作,竟讓人乍生萬物枯敗,殘虐悲悵之感,女子的舞姿也隨之變幻,步伐快而不疾,水袖繁而不亂;繼而,鼓點戛然而止,好似狂風暴雨之後的風平浪靜,雲散月出,而女子的舞姿也纏綿起來,鼓樂聲彷彿與她的一身紗衣融為一體,輕緩而不失力度,如雲之彼端,海之彼岸,徜徉自若,換得新生。
於細雨綿延時喚月而醒,於狂風大作時呼月而出,於風平浪靜時挽月而留。
一舞過後,都城內更是靜得聽不見落葉之聲,城中數萬百姓彷彿石刻的沒有生命一般,連呼吸都極難聽見。
“挽月夫人!”
不知是誰在此時驚呼一聲,打破了詭異的沉靜。
南臨早在上次與商洛大戰之後便改了“閉關鎖國”的國策,揭開了十幾年來的神秘面紗,同時不再過分嚴格地控制四國往來,因此,此刻聚集在南臨都城內的,不乏曾經的貢月國民,馬上驚呼聲此起彼伏,“挽月夫人”的呼叫聲中夾雜著“傾君公主”。
晏卿立在原地,那面上的表情,不知是驚是喜,只緊緊地盯著高臺上女子的身影,一刻不曾離開。
“恭賀公主、駙馬喜結連理!恭祝公主、駙馬百年好合,千歲千歲千千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