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臨終遺言(第1/2 頁)
吃過昨天的虧以後,英印軍今天的進攻就顯得更加沉穩了——進攻隊形更加稀疏,步兵分組躍進也愈發靈活,再也不見昨天的蠻橫硬衝。
每當明軍火力點暴露,馬上就會招致伴隨的巡洋坦克的直瞄射擊;幾門qf37寸山炮也被靠前部署於進攻出發陣地,精準轟擊任何開火的明軍機槍陣地。
二隊的一百八十多名官兵在接替了傷亡超過四成的一隊後,沒想到短短一個上午就損失了近五十人,隊長孫誠的眼鏡都碎了一副。
面對飛機大炮坦克的三管齊下,僅憑步兵還是太難應對了,幾乎一直處於被壓制狀態下的明軍士兵們只能利用野戰工事頑強防禦,而代價就是極快的傷亡速度。
敵軍的學習速度、或者說隨機應變的能力倒是在周長風的意料之中,決定一支軍隊強大與否的關鍵體現就是他們的學習能力,以及適應新對手、新環境的速度。
比如在太平洋戰場上,經過幾次島嶼戰役被暴打的教訓後,日軍意識到扼守孤島時不宜魯莽反擊,隨即果斷改變戰術思想,以堅固工事和縱深防禦體系逐步消耗美軍,讓美軍在硫磺島上吃了不少苦頭。
又比如在某場半島戰爭中,美軍在初期幾場戰役被某支軍隊打得暈頭轉向、狼狽不堪,但很快就察覺到了對手在後勤保障方面的弱勢,然後轉以“磁性戰術”應對“禮拜攻勢”,一度扭轉了戰局。
如果不考慮工業等因素的話,可以說戰爭就是雙方軍隊不斷切磋與學習的過程,代價是士兵們的生命、成果是能夠佔得先機。
對於目前的戰局,周長風有很明晰的認知——英印軍試圖透過火力上的優勢不斷消耗己方的有生力量,為之後進攻城區做準備,然後一鼓作氣突破損失慘重的明軍防線!
如今已是三十日,對於堅守至明天傍晚的命令他充滿信心,決心在儘可能減少己方傷亡的情況再好好教訓一下這些驕狂的英印軍。
顯然周長風對於這兩個字中的任何一個都沒啥好感,合在一起那就更加令他討厭了。
在圍攻零號高地的同時,英印軍還派遣了大約一個連在七輛坦克的支援下來到了城區西北方向,原地構築掩體,並以槍炮和城區的明軍展開對射,以求牽制。
實際上他們還派了一支小隊前往了北邊的樹林,但是這支小隊很快就打了退堂鼓——無它,唯慘狀實在駭人。
燃燒了一天一夜的樹林基本熄滅了,但到處都是星星點點的餘燼,裡面橫七豎八都是英印軍的屍體,大都被炙烤成了焦炭模樣,估計至少有超過一百五十人葬身於此。
中午的時候,英印軍暫停了進攻,但是卻未中止炮擊,第四炮兵營計程車兵們分成兩班人,一班吃飯一班開火。
在之後的一整個下午,英印軍對零號高地發起了整整四次進攻,兩次大規模強襲都衝上了陣地,但是均被明軍用刺刀和手榴彈給趕了出來。
期間,來自城區的迫擊炮支援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下午就消耗掉了半個基數的彈藥。
緊鎖眉頭的周長風端著望遠鏡看著那個方向,自今天上午到現在,連綿的炮擊就沒停歇過。
三面受敵的零號高地岌岌可危,孫誠在親自率領預備隊發起反衝鋒的時候被擊中。守住陣地後,幾名士兵冒險把重傷的他用擔架帶了下去,繞了一大圈遠路將之送回了城區。
“快來人!!!”
“救救我們隊長!”
醫院大樓一樓本就有手術室,倒是方便了明軍進行簡單手術。
看著衣服幾乎被血浸透了的孫誠,周長風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他扭頭轉向了旁邊,恰好此時有傷員手術完畢,門開了。
主刀的軍醫少尉走了出來,簡單檢查了一下擔架上的孫誠。他目光凜然,平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