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1/5 頁)
漆。不過讓杜建河不大高興的是,槍托上刻上了那個木匠的名字。
“都給俺拿過來!”
杜建河很是威風赫赫的發號施令道,旁邊那幾個人被他指揮慣了,也每人說啥。只是不遠處打造冷兵器長矛和哥薩克馬刀的區域,卻是有人不屑的冷哼一聲:“啥東西!當個狗屁大的官兒真把自己當回事兒了!”
他發現自己這話比較容易引起誤會,又趕緊向旁邊的趙鐵砧道:“趙大哥,俺可不是說你。”
趙鐵砧正自用手中的鐵錘跟已經逐漸成形的一塊兒鋼材粗坯較勁,聞言不由得一愣,他抬起頭來,憨厚一笑:“俺知道,沒事兒。你也別亂想,老杜是個好人。”
那邊杜建河也聽到了這一聲罵,他身子微微一滯,卻沒說什麼,只是心裡冷笑一聲。
鐵匠們被分為兩組,那一組是趙鐵砧的地盤,他管不著,也不能去管,若不然會被人說成不懂規矩,得這麼一個評價,以後路就不好走了。董策給分成這兩個組之後,本意是各司其職,卻是沒想到,隱隱然讓這兩個組對立了起來,互相都有些看不上眼。
這卻是始料未及了。
杜建河穩了穩心思,便也不再理會身後時不時飄過來的那些閒言碎語,開始組裝魯密銃。
銃管鑽成之後於前端裝準心,後端裝照門。銃管尾部內壁刻有陰螺紋,以螺釘旋入旋出,旋入時起閉氣作用,旋出後便於清刷銃內壁。管口外呈正八邊形,後部有藥室,開有火門,並裝火門蓋。完整的銃管制成之後,安於緻密堅硬的銃床上。銃床後部連線彎形槍托,銃床上安龍頭形扳機。
魯密銃的銃床“後尾用鋼鐵片一條,向上,磋作刀刃”,銃床必要木理正直方可用。若用久歪斜,必須換過。不換,放時振動,銃筒畢竟搖撼,因之不準。又必須漆過,雨水不致滲壞。“銃腹既長,若赳火門,並鉛子,及洗時布紙等物不出,取開方便,左轉則進,右轉則出”;扳機和機軌分別用銅和鋼片製成,其厚如銅錢,隱於銃床內;龍頭式機頭與機軌均安於槍把,並在貼近發機處安置長一寸有餘的小鋼片,以增加彈性,使槍機能夠捏之則落,射畢後自行彈起,乃具有良好的機械回彈性。
除此之外,魯密銃的構成還包括裝發射藥的火藥罐,裝發藥的發藥罐、點火用的慢燃火繩及搠杖。火繩以綿線作四股編成;火藥則是每銃用罐一個,以銅為之,上管恰好裝一銃之藥,頸下用銅一片作門,用時以指堵管口,開門倒傾,待管中藥滿,仍閉頸門,裝入銃內;“發藥罐形如蒸餅,口大如箸頭,上塞口木,用時以口銜出,宜長三寸許,以便裝還時眼看得見”;搠杖插在銃床之下,用以築藥送子。
而魯密銃一個極具特色的設計便是在此——在銃床的床尾有鋼刀,也就是那一條搓作刀刃的鋼鐵片,按照神器譜的記載,若是敵人逼近,這魯密銃即可作斬馬刀用。
這是中華大地上為火器安裝的刺刀。
董策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想象力之豐富,絲毫不比後人差。刺刀,其實早就出現了。
雖然只是雛形,但是卻是確確實實的,把冷兵器和火器給結合在了一起。
不過董策覺得這個設計比較雞肋,因為刀刃在銃床的尾部,若是要和敵人廝殺,那就得把魯密銃倒轉過來,如此一來便是頭重腳輕,用著非常不舒服。發射的時候還容易傷到自己。而且用空心槍管作為武器的杆來使用,對火器的損害太大了。
火銃手不比弓箭手需要長時間的訓練,火銃手很容易補充,並不需要怎麼訓練就能夠掌握髮射的技巧,需要的素質比弓箭手低得多。所以火銃手應該算是一種非常廉價的兵員。
弓箭手比弓箭值錢,而火銃比火銃手值錢得多。
所以董策當初在吩咐杜建河打造魯密銃的時候,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