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第1/2 頁)
至於談到這兩個聯盟的目標,應該說,瞭解雙方的政策同各自所用的工具,以及戰略和其他條件的相應關係,也許就能推斷出兩個聯盟產生的原因。法國的目標是削弱德國,重獲阿爾薩斯-洛林地區,並且在歐洲大陸上重建她的主導地位。這些都是她在薩多瓦和色當戰役中喪失的。俄國的目標是想吞併巴爾幹,同時獲取君士坦丁堡和一個通向地中梅的出口。這也就是要削弱奧匈帝國。除了分裂法俄的企圖之外,德國的目標是要阻止法俄目標的實現,維護她的霸權。英國的目標是要消滅德國這個貿易上的競爭對手,然而,只有在法俄的援助下,英國才有可能達到這一目標。但是英國是多變的,就象在過去的聯盟戰爭中所表現的那樣。如果中歐國家遭到決定性的打擊,結果就會是,法國奪得西歐的霸權,俄國在東南歐洲得以擴張。這樣一來,也就破壞了歐洲大陸上的權力平衡。要維持這種平衡,是英國的傳統政策。正因為如此,中歐國家才贏得了戰爭。過去,英國曾不止一次地透過和平談判的方式來克服類似的困難,那時,她的對手已經是徹底地被削弱了。而且,她要這樣做,必須在她最強大的同盟者插足之前。如果她還希望採取這種方法,那麼她不僅要依賴本國政治家的才能,而且還需要看她的強大對手德國政治家的才能。
二、 戰爭計劃的命運
1914年8月4日,假使有一個旁觀者圍繞著戰爭的賭桌轉一圈,看一看每位參與者手裡的牌,他會認為,德國十有八九能贏得這場賭博。然而,五個星期過後,所有的賭博者都在戰略上破產了。為什麼呢?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隨後的戰爭指導都是從這裡產生的。
當這場致命的賭博開始時,德奧兩國曾居於中央的地位。東面是俄國,西面是法國、英國和比利時,塞爾維亞在南面。德奧兩國可以把一百五十八個步兵和騎兵師投入到戰場上來,對抗俄國的一百五十個師,英、法、比的八十七個師和塞爾維亞的十二個師。因此,從數量上來看,戰爭的骰子沉重地壓著它們,對它們極為不利。但是,它們的對手不得不被迫在外線作戰,它們也就有可能集中自己的大批部隊來對付任何一方的敵人,而其他方面只要暫時地採取防守措施就行了。
這也是阿爾弗雷德&iddot;馮&iddot;史裡芬伯爵想要解決的問題。1891年到1906年間,他任德國參謀部的總參謀長。由於知道了俄國的動員要比法國的慢得多,並且準確地估計到法國的大部分部隊會集中在梅濟耶爾‐‐埃皮納勒線上,他決定:用10個師的兵力和一些地方部隊組成1個集團軍(第8集團軍),部署在東普魯士境內,用以對抗俄軍;同時,以奧國軍隊進攻保加利亞;而在克雷菲爾德‐‐穆爾豪森線上,則部署7個軍團的兵力,以抵抗法國,其中梅斯的北面有5個集團軍(第1至第5集團軍),南面有二個集團軍(第6、第7集團軍)。前者為右翼,由三十五個半軍、七個騎兵師、十六個戰時後備旅和六個補充師組成;後者為左翼,由五個軍,3個騎兵師組成。他的想法是,當左翼的軍隊與法國軍隊在埃皮納勒和梅濟耶爾接觸時,首先守住陣地,接著便撤退;右翼以梅斯為中樞,透過盧森堡、比利時以及荷蘭的馬斯垂克向前移動,然後向西南旋轉,直奔巴黎的西部,從那裡再向東轉,從背後攻擊正在與左翼部隊交戰的法軍,驅趕他們倉惶地逃向德國和瑞士。這是腓特烈大帝的呂岑之戰(1757)的重演,不過規模更大罷了。
1906年,史裡芬把他的計劃移交給了小毛奇將軍。他是老毛奇的侄子。由於老毛奇的名望,德皇選他作為史裡芬的繼承人。到1914年,小毛奇也已68歲,體弱多病,而且完全沉迷於其伯父的參謀觀念,並盲目地照搬著老毛奇的信條。他在名義上是總參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