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第1/2 頁)
紀輕舟動作一滯,環在李湛腰上的手臂頓了頓,而後低聲道:「待王爺下朝之後,再說吧。」
昨晚那樣的時機,紀輕舟實在是沒法朝他開口。
今日早朝還不知道會出什麼樣的事情,紀輕舟自然也不可能在這個節骨眼上說出什麼擾亂他心神的話來。
李湛今日早朝,做好了全副武裝,儼然像個要去打仗的戰士一般。他原以為紀輕舟會朝他說什麼鼓勁兒的話,是以才有此一問,沒想到得到的會是這樣的答覆。
李湛不及多想,待紀輕舟幫他戴好發冠,便出了英輝閣,朝金鑾殿行去。
今日早朝,文武百官都早早便到了,大概是預感到有大事要發生。
老王爺薨逝的訊息,一早便傳開了,他們都知道張尚書手裡那份遺詔,今日便會宣讀。
朝堂上,紀輕舟立在一旁,目光不經意落在李湛面上,見李湛神情坦然,絲毫看不出情緒。紀輕舟心中微動,不由有些好奇,李湛到底會如何化解今日的事情。
以他對李湛的瞭解,對方應該不會那麼坦然接受這個安排。
可若是他拒絕了,又該如何朝百官們交代?
難道當真要公然違抗先帝遺詔?
若是那樣……朝臣們對他的猜忌和議論,只會更盛。
而此舉,恐怕也會為李湛貼上一個永遠都撕不掉的標籤。
哪怕百年之後證明李湛毫無不臣之心,史書上多半也會說他曾動過悖逆的念頭。
果然,早朝開始之後,張尚書先是昭告了老王爺薨逝的訊息,隨即便當眾宣讀了那份遺詔。眾臣聞言先是齊齊為老王爺薨逝致哀,隨後便紛紛高呼萬歲……最後,那遺詔被送到了李湛的手裡。
依著規矩,李湛應該和眾臣一起跪地,然後接旨。
可此刻,眾臣甚至包括遺詔裡的另一位主角恆郡王都已經跪在了地上,李湛卻沒有要伸手接旨的意思。
眾人面面相覷,神色十分複雜。
「王爺……請接旨吧。」張尚書提醒道。
李湛深吸了口氣,並沒有接過那道遺詔,而是轉身單膝跪在了小皇帝的面前。
眾人大驚,沒想到李湛竟然真的不接旨!
小皇帝也有些慌了,怔怔看著李湛有些手足無措。
「承蒙先帝錯愛,將陛下託付給本王。本王自先帝駕崩後,受先帝之命輔佐陛下,自問從未有過愧對先帝和陛下之舉,亦從未有過愧對大渝和百姓之舉。」李湛雖然半跪在地上,但脊背挺直,聲音鏗鏘有力,那威嚴卻絲毫不減。
「先帝有心,惦念本王婚事,但如今陛下尚且年幼,本王心力有限,不敢耽於家事而誤了陛下的國事。」李湛開口道:「所以本王今日當著陛下與百官的面立誓,在陛下親政之前,本王不會成家亦不會有自己的子嗣,直到陛下親政,待本王還政之後,才敢籌謀自己的家事。」
李湛此言一出,滿朝譁然!
眾人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李湛竟會以這樣的方式抗旨。
若單單是抗旨不遵,此事定然說不過去。
可李湛卻在抗旨的同時,立了這樣的誓言,此舉的意味便截然不同了。
眾人都知道,先帝這遺詔明擺著就是為了制約李湛,怕他成家之後對小皇帝不忠,想要取而代之。可李湛立了這樣的誓言,那效果簡直比奉命成婚要直接多了。
奉命成婚也只是借著邱家與太后的關係來制約他,但能不能製得住,可就難說了。
但李湛只要不成婚沒有子嗣,這個擔心便毫無必要……
如此一來,先帝的目的也達到了。
而李湛此舉表面上看是抗旨,但實際上卻是表忠心,一時之間朝堂上竟無人能說得出反對的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