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第1/2 頁)
「嗯。」李湛應了一聲,道:「池少卿這便開始吧。」
「是。」池州朝李湛又行了個禮,這才開口道:「兩件案子還涉及前太傅紀文承獲罪一事,請容下官一併通秉。」
他話音一落,眾人的目光都有意無意落在了紀輕舟身上。
紀輕舟卻面色坦然,只規規矩矩站在小皇帝身後。
「允了。」李湛開口道。
「這第一件案子,便是現西峰營主帥肖騰雲勾結外敵刺殺梁國公主一案。」池州說著便讓人呈上了幾封信件上來,又道:「這件案子當時有物證和人證,但肖騰雲並不認罪,堅稱有人在誣陷他。」
當時也正是因為此案的爭議,才有了後頭重查二殿下和紀家的案子一事……
池州說著又讓人請了幾個證人上來,他指了指其中一人朝眾人道:「劉啟在大理寺任職,擅長勘察鑑別筆跡印信,這裡有他歷年來幫助大理寺乃至刑部勘察和鑑別過的文書記錄,一共涉及二十一樁案件,涉及鑑別文書五十一封,涉及鑑別印信八十九枚,每一樁案子的鑑別結果在大理寺和刑部都有記錄,其中出錯的次數是——零次。」
池州說罷,朝臣中響起了零星的小聲議論。
這個劉啟別的本事沒有,但鑑別之術十分有名氣,大理寺和刑部很多人都聽說過他。
「由劉啟來做鑑別一事,想來各位不會有疑慮吧?」池州開口道。
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眾人自然不會有疑慮,況且證據都擺在那裡,但凡劉啟撒了謊被人拆穿,那罪名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劉啟,『現西峰營主帥肖騰雲』案的相關信件都是由你來鑑別的,結果如何?」池州開口道。
劉啟朝池州拱了拱手,又朝小皇帝和李湛行了禮,這才開口道:「下官不才,沒別的本事,但這鑑別之術卻是家傳的,自認從未出過錯。肖統領一案中涉及的幾封信件,筆跡都與肖統領相去甚遠,印信也都是仿製的。」
他說著將信件開啟,和肖騰雲的筆跡做了對比。眾人雖然並不懂得如何鑑別筆跡,但卻看得懂,劉啟稍加解釋眾人便能看明白其中的蹊蹺。
「肖統領處查抄的幾封信件,其中尚未寄出的信是模仿了肖統領的筆跡,另外幾封則是假裝狄國人寫的。因為並沒有抓到傳信的人,所以下官只能將涉案的幾個證人筆跡做了對比。」劉啟道:「鑑別結果是,指認肖統領的證人中,有一人的筆跡與那信件筆跡十分相近,可以確定是此人假扮狄國人口吻寫了那幾封信誣陷肖統領。」
池州適時開口道:「相關證人下官已經協同刑部的大人一起審理過了,那人是前西峰營主帥周楚的副將,因為他堅信當年周楚的事情是遭肖騰雲陷害,所以對肖騰雲一直懷恨在心,這才用了同樣的手段報復對方。」
他話音一落,便有一個刑部的人將口供呈給了李湛。
「證人就在殿外候著,陛下和王爺乃至諸位大人若有疑問,可傳他上殿回話。」池州道。
眾人聞言不由大驚,雖然猜到事情有蹊蹺,卻沒想到此事竟然是周楚的部下做的。
「那刺殺梁國公主一事呢?」有人開口問道。
「此事也已經查清了,動手那人雖然當晚就伏誅了,但下官與刑部的幾位大人將當晚在場的人一一查問過了。原來當晚動手的人原本是因著與秦二公子的過節想要朝秦二公子行兇,卻誤傷了公主殿下,沒想到有人藉此大做文章,這才有了後來的事情……」池州道。
當晚秦錚與西峰營那些人在宴會上發生了口角,事後秦錚也動手打了人,此事有許多人都看見了。
至此,這個案子的真相便算是大白了。
「陛下,王爺,此案的前因後果便是如此。」池州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