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忙裡偷閒。(第2/2 頁)
怪又不自在了。可能如果是這樣看的話,西遊記裡面主要寫的就是情緒刺激。
但是孫悟空也是有變化的呀。比如剛開始的情緒刺激就是。看到妖怪一言不合,一棒一個人就打死了。後來在唐僧的屢次教誨。或者在緊箍咒的威逼之下。孫悟空有了很大的轉變。就是得饒人處且繞人了。小毛賊都被他給放了。這個就是最大的情感變化吧。但是這種情感變化已經好像都已經進行到了最後了。然後理解到唐僧的一些理念。開始順從師傅的思想。然後感覺4個人非常的團結了。
不會像剛開始的時候,唐僧稍微的發點脾氣,孫悟空就擱攤子了。跑到花果山快活去了。要不是觀音菩薩的勸說,他都不回來給孫悟空當徒弟了。這些情感上的變化,嗯,因為跨度太大了。有幾次事件完才出現這種。情感變化的話就是一些慢熱。需要一步一步的慢慢的來。慢慢的在一件事一件事之中出現情感的變化。但是情緒刺激就是見到妖怪就開戰,正好隨了孫悟空的性子,自從被壓在五行山下500年來已經沒有動過手腳了,所以啊,見到妖怪就鄙視鄙視,雖然也有躲在角落裡面孤寂的時候,多數情況下還是精神滿滿的。所以在和妖怪的打鬥中,孫悟空尋找的就是一種情緒刺激。但是這麼多情緒刺激之下。幾十回之後就出現了情感的變化。也不知道是孫悟空成就了妖精,還是妖精成就了孫悟空。
所以對忙裡偷閒也沒有過多的理解。但是對於老師解析的這兩種型別。有了清晰的認識。現在知道了情節推進就是人物目標行動阻礙結果。這個創作的門檻比較低。是不是在字數上也要求很低?還不是很清楚,反正突然一下子,心裡面豁然開朗。就是原來在老師的講解下,真的明白了一些看文章的心得。所以認真的看了老師的解析之後。就慢慢的束縛變淡了。在原來的陪跑過程中。嗯,都是一路的風景匆匆過。能夠不掉隊就已經不錯了。所以,具體的內容根本不知道講的是啥呀。感覺收穫也不是很大,心裡面也是空落落的。等跟著陪跑結束之後。回過頭來看這些內容的話。感覺原來如果當時就能夠進行全面的跟課的話。可能收穫還是蠻大的。因為好多同學都說,只要看看老師的講解,那都是收穫蠻大的。後來我就看了一下。慢慢的聽完課程之後才知道哦,原來好多點老師都已經講到了。只是當時跟課的時候,還沒有對這些進行全面的閱讀。所以還不是很理解。現在漸漸的看了之後,心裡面對一些之前的疑惑就有了清晰的答案。所以,跟著老師學習還是有很多好處的。因為老師本身就在這些行裡面有所作為的。所以他知道這裡面的一些流程。嗯,所有的事情他都知道,可能他都已經處理過了。所以對於我們這些初次接觸的人來說,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在看到忙裡偷閒的時候。我才第1次清晰的知道什麼是情節驅動和人物驅動。因為之前也看到老師講故事的模式的時候。就感覺好像缺點什麼。為什麼要學這樣一個故事?我真的。後來看了這個情緒刺激之後。就是情節驅動,才漸漸的明白了。至少心裡面的因果關係已經形成了。不是一個畫面。既不承前也無啟後。也不會有什麼未來可期。
所以現在我就在反覆的閱讀那些推薦書目啊,解析思路啊。基本上至少要再過一遍。到底當時講的是啥了?當時跟著忙著陪跑通關。好多都沒有注意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