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頁(第1/2 頁)
蘇葉給大家開了一箱橘子汽水,每人一瓶,絲絲涼涼的瓶身結滿了水滴,大熱天喝上一瓶比什麼都解暑。上溝村的地理環境好,山上結出來的果實甘甜飽滿,果粒q彈,決定了榨成的果汁品質一流。
透明的玻璃瓶裡盛著甜美溫暖的果汁,瓶身上除了寫著「健美寶」幾個大字之外,還有一道小字,來自海拔2291米原始自然的饋贈。
健美寶除了果汁之外漸漸地多了很多衍生的產品,比如綠茶、紅茶,它在1963年正式把果汁廠改名飲料廠。又過了幾年國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後,它又多了罐頭、火腿、零食,它在1969年改名食品飲料廠。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
c市,家屬大院。
人人拿著報紙驚訝地在討論,「柱子他爹,你看這是誰?」
報紙上那個胸上帶著大紅花,到□□和主席握手合影,順便露出大白牙的女人可不就是蘇葉?報紙上赫然地寫著「全國優秀示範標兵——建設新農村鄉村的村官蘇葉」
整整兩個版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報紙上寫的這不就是蘇葉嗎?」侄子他爹震驚地問。
「是她!照片裡就是她,長得一模一樣。」
報紙被人搶來搶去,最後由一個女同志高聲地為大家朗讀報紙,「她初來上溝村,為學生爭取了一片種紅薯的田,正是這塊小小的田地,後來種出了無限的希望。它就是高產紅薯的前身,豐實系列一號。今年秋天豐實三號紅薯畝產破萬斤,帶動了全市糧食增長……」
「她帶領著一眾青年毅然地背井離鄉,在小小的村莊裡探索出了新農村的道路。現在上溝村建起了學校、工廠、修起了水泥路,家家戶戶新修起了紅磚房,小孩念得起書,老人有救濟補貼,使得老有所養,幼有所依。」
人物事跡讀完,四座皆寂然。大夥的胸腔氤氳著一股激動和自豪之情。
原來市裡的糧食供應跟上了,是蘇葉這一群人默默努力的成果,原來前段時間轟動全國的畝產萬斤高產紅薯是蘇葉他們的研究成果。原來這段時間報紙上接二連三的好訊息,各地紛紛報豐收背後竟然也有蘇葉他們的影子!
民以食為天,糧食就是人民的命根子,今年大家能吃飽喝足,是因為有這一群青年在背後的默默支援!
故事越讀越讓人動容,他們想起三年前那個放棄了念大學的機會,在所有人反對的聲音中堅持要去偏遠農村的蘇葉。直到今天家屬大院裡還有人埋汰蘇葉糊了眼睛,輕易放棄唾手可得的前程。
現在再看看到底是誰糊了眼睛?
「你說這人怎麼能這麼爭氣,她才多大點年紀就一聲不吭幹出了這麼多大事?」
「可不是,難怪我聽著上溝村那麼耳熟,你還記得三年前有個特別窮的村子來咱們大院感謝蘇葉嗎?現在這個村可富裕了。」
報紙上的上溝村村民住的紅磚水泥房,村裡有一排排青磚瓦房工廠,漂亮的小學、明亮的食堂,乾淨的水泥路,多麼不可思議!原來貧窮落後的農村也可以建設得那麼美麗,那裡的生活水平一點都不比城裡差。
周泓涵聽著大夥對蘇葉的誇讚,跟喝了蜜似的舒服。
寧家。
寧媽左右拎著一袋米、右手拎著一包掛麵,臉上堆滿了濃濃的笑容。跟她一塊去採購的還有牛翠花家屬、何梅梅家屬。
牛翠花的婆婆笑得合不攏嘴地說:「這幾天誇得我怪不好意思的。報紙登出來前,翠花就捎了好多東西回來,十斤五花肉、一百斤大米、好幾隻雞鴨,嚇了我一跳!她以前每次回家都吞吞吐吐地,我還當她沒討到生計臊得說不出話!」
哪裡想到原來去做了那麼長臉的事兒!
「我在報紙上看到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