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第1/2 頁)
他常常和阮儒良去x大的實驗室,碰見了很多生物學和農學專業的大學生,一些基礎的東西劉剛學得滾瓜爛熟,他們卻不明白。大學生年年都有,可是阮老師卻只有一個,他走了阮老師的一日三餐怎麼辦?
蘇葉說,「這你不用擔心。」
她打算去母校一中再選一批畢業生補充血液。念過高中的學生吸收和接受文化知識的速度比普通人快很多,周毅何老師他們費勁地掃盲,掃了快一年了只能基本掃除文盲,再想提升就難了。
去年蘇葉要靠畫大餅把學生騙下鄉,今時不同往日,現在村裡什麼都不缺了,更容易招到優秀的畢業生下鄉了。
秋收完後,蘇葉去了一中一趟。
校長看到蘇葉就頭疼,拐走了三名優秀的老師不說,現在居然還打算每年來要畢業生。
「去年不是有12個學生跟你們下鄉嗎,還不夠?」
蘇葉高興地說,「哪裡能夠呢,他們今年都考上大學了,12個裡考上了11個,」
「校長,咱們上溝村現在發展得很不錯,別的我不敢保證,畢業生下鄉的福利待遇肯定比城裡的工廠強很多。我們幾個都是一中走出來的,有福利肯定是優先考慮一中的學生。」
這話說得,去窮山溝還反而變成了一件好事?校長打電話託人打聽了隔壁市清溪縣的考試成績,聽說上溝村今年真的考出了11個大學生,驚得半天說不出話。
去年跟著她下鄉的學生,一個個都學成才了,她允許了蘇葉在學校動員知青下鄉。
蘇葉把畢業生召集起來,做了一場簡陋的宣講。她說,「去年跟我一塊下鄉的12名學生,今年共有11名考上了大學,村委給每個大學生每月補貼10元,資助寒暑假往返的車票費,日常補助布票、肥皂票、棉花票。下鄉的同學將會得到我以及周毅老師、何文清老師、何梅梅老師的高考輔導。」
「上溝村是省級的高產糧食試點村,機械化水平高、福利待遇好。主席說農村有廣闊的天地,知識青年去到那大有作為,上溝村很需要你們。
下鄉,去建設祖國的新農村,去圓你的大學夢,上溝村歡迎大家。」
一中仍有很多學生都認得蘇葉,報名非常踴躍,表格一下子就填滿了。
正值饑荒年代,光是能讓人吃飽飯這一點就足夠吸引人。何況下鄉之後還有老師輔導,能參加高考,考中了村裡有很多福利補貼,退一步說就算落榜了也不虧,左右能吃飽飯。這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啊!
現在下鄉運動的熱情大漲,哪裡情況好、哪裡不好,大夥心裡跟揣著一把明鏡似的。去年下鄉了一批學生,從他們的嘴裡沒有聽說過一句上溝村的不好,說明它確實不錯。
宣講結束後大家的報名的積極性空前高,蘇葉從中挑了一批身體素質好、能吃苦耐勞的學生下鄉,一共招了50名。
蘇葉把學生招下鄉後,何梅梅不無感嘆地說:「竟然招到了那麼多學生,我有點吃驚。」
雖然說在她心裡上溝村是哪哪都好,它就像自己養的孩子似的,可是外面的人卻不知道它好不好。
這批學生是放棄了進入工廠的機會來到鄉下的,這年頭當工人比當農民還要光榮,讓這群「知識分子」放棄城裡戶口來到農村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她想到去年情況也是這樣,不由地搖搖頭笑了。
去年的情況更加糟糕,當時的上溝村還是一窮二白,劉剛李明他們還不是來了?
新的一批學生直到下了鄉之後,震驚了好久,蘇老師真沒有糊弄人。
他們有寬敞的新宿舍住,不僅頓頓能吃飽飯,隔三差五吃頓精細糧,週末有時候還有一頓肉。吃得幸福極了,他們看著蘇葉的眼睛都閃閃地發亮。
劉剛師兄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