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第1/2 頁)
校長從兜裡掏出一塊表,笑意濃濃地對蘇葉說「小蘇,回頭你讓你學生給我看看錶,看看能不能修。」
蘇葉挺直腰桿說「能,校長可不要小瞧他們,他們可厲害呢!」
蘇葉終於獲得了光明正大上實驗課的資格。
在蘇葉孜孜不倦的培養下,會修表的學生由三個增加到了五個、六個,蘇葉繼續鼓勵著幾個聰明的孩子,利用課餘時間,免費幫助街坊鄰居修手錶。
蘇葉要搞的事情漸漸地有了雛形,她欣慰地摸了摸下巴。
她要搞什麼事呢?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蘇葉不是犧牲奉獻的性格,自掏腰包供學生念書的事她不會再做第二次。當然,她很窮也沒錢幹這件事。
蘇葉打算弄一個「實踐基地」。這個基地它既能產出經濟賺錢補助貧困生,又能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
蘇葉第一次去回收站收破爛的時候,發現了很多有價值卻得不到利用的電子廢品。這些廢品稍微利用還能繼續發揮價值。只是這個年代的人腦子不夠靈活,懂技術的太少,不懂得做「翻新機」的技術。
蘇葉記得九十年代那會有個人就是靠「收破爛」變成了首富,她把破爛變廢為寶,賺得盆滿缽滿。這個女強人有句名言是一張紙就是一個森林。廢物放在別的地方即是寶貝。
在蘇葉眼中壞了的表、收音機,甚至支零破碎的電線、金屬零件都是寶貝。
九十年代靠回收廢品的女強人發達之後,遍地都是收破爛的人,大街小巷那句「收購電視、冰箱、空調、洗衣機」風靡了一個年代。假如能用一塊、兩塊回收手錶、收音機,自己動手修理好後轉手用三塊賣出去,賺錢就變得很簡單。
當然現在可不講究「賺錢」,蘇葉也賺不了這筆錢,賺這個錢可不就是未來的「投機倒把」嗎?蘇葉嫌自己命太長才會去做這件事。
然而蘇葉不行,她的學生卻可以。這個名義還根正苗紅得不行――以不求盈利為目的,用知識和勞動創造價值,實現資源再利用、同時補貼貧困生的「實踐基地」,它可以。
這些學生太閒了,不幹點實事蘇葉還擔心往後幾年他們會變成紅小兵的主力軍。
週五下午,蘇葉開始給學生們講起了物理的電路和電磁波,初步教他們收音機的原理。
上完課後,蘇葉開啟直播間的後臺,她驚喜地發現自己的帳戶里居然多了兩斤肉,加起來就是三斤了。
蘇葉兢兢業業地補了一個寒假的課,還資助了一個學生,累積起來只獲得了一斤肉。而現在忽然掉落了兩斤,這蘇葉更堅定自己做的事是正確的,它正在創造精神財富。
很多事情雖然當時做起來沒有意義,但只要大方向沒錯,堅持下去以後總會發現它的作用。
紅紅火火恍恍惚惚,主播不念叨我都不知道她原來想搞這件事
霧草,我回憶一下,主播好像很早之前就開始佈局這件事了。
主播的大局觀好好啊!難怪被挑到六十年代,活該她來啊。她不來誰來,她不來,換別人來了,別人被餓死了怎麼辦?
蘇葉檢視五花肉獎勵時,不小心看到了那句超長的彈幕,無語凝噎,怨念瞬間飈到了。
她難道就不會被餓死嗎?
她也是人的好不好?
……
週末,楊雪把修好的三個表還給了鄰居,鄰居發現自己的表真的給這個不起眼的小不點給修好了。
他們不禁誇讚道「讀書還是有用的呀!」
「楊雪爸,你看這娃多伶俐,連修表都學會了,供她讀書還是要供下去的。」
楊雪爸雖然是拿著學校的資助,不過被蘇老師提前敲打過,他不敢宣揚這件事。他看到女兒的進步欣慰極了。楊雪爸心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