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跟隨喬峰到杭州(二)(第2/3 頁)
跣足屈膝,手持數珠,袒胸鼓腹而開懷大笑,將“容天下難容事,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周圍並環十八羅漢,也是神情各異,細緻生動。
據前人記載,飛來峰過去七十二洞,但因年代久遠,多數已湮沒。僅存幾個洞,大都集中在飛來峰東南一側。最南端一個叫青林洞,洞內有石床、手掌印。
天王殿
天王殿長約八丈,寬約五丈,正中面朝山門的佛龕供奉彌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團,笑容可掬;背對山門的佛龕供奉的是佛教護法神韋馱雕像,像高二米半,頭戴金盔,身裹甲冑,神采奕奕。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原稱覺皇殿,單層三疊重簷,長約八丈,重簷高十一丈,為第二重大殿。大殿正中是一座高八丈米的釋迦牟尼蓮花坐像,造像“妙相莊嚴”、“氣韻生動”,頷首俯視,令人景仰,這是最高大的香樟木坐式佛像之一,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藝術精品。正殿兩邊是二十諸天立像,殿後兩邊為十二圓覺坐像。大殿後壁有“慈航普渡”、“五十三參”海島立體群塑,共有佛像一百五十尊,正中為鰲魚觀音立像,手執淨水瓶,普渡眾生,下塑善財童子及其參拜觀音故事,善財童子參拜名師五十三位,第二十七參拜觀音得道成佛。觀音兩側為弟子善財與龍女,有地藏菩薩,再面是釋迦牟尼雪山修道的場景:白猿獻果、麋鹿獻乳,整座佛山造型生動。
大雄寶殿前月臺兩側各有一座八角九層仿木結構石塔,塔高逾七米,塔身每面雕刻精美,兩石塔亦雕造於吳越末年。靈隱寺珍藏的佛教文物,有古代貝葉寫經、東魏鎦金佛像,都是彌足珍貴的文物。
藥師殿
藥師殿是靈隱寺的第三重大殿,長約七丈,寬約四丈,供奉的是“東方三聖”:藥師佛及日光天子、月光天子。殿中蓮臺座結跏趺坐的是藥師佛,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稱“大醫王佛”,他能使眾生離苦得樂,解除病痛和災害,又稱“消災延壽藥師佛”。左邊站立日光菩薩,手託太陽,象徵著光明;右邊站立月光菩薩,手託月亮,象徵著清涼。大殿兩邊的十二尊塑像是藥師佛的十二位弟子,號稱“藥童”,又稱“藥叉神將”,頂盔貫甲,神態威武,手下各有七千神兵供調遣,他們按十二個時辰排序。殿左有重建的羅漢堂,陳列五百羅漢線刻石像。
靈隱銅殿
在五百羅漢堂內新建有“靈隱銅殿”,其高達四丈,為第一高銅殿
“靈隱銅殿”為單層重簷歇山頂的傳統古建築結構,飛簷雕瓦,翼角飛舉。歇山頂龍吻對峙,火球騰金,窗花、斗拱、雀替、龍柱、額、枋都精雕細刻,諸形工美,銅殿正方四面雕有四大佛山的自然風貌,或天蒼地茫,玉宇澄清;或古剎巍峨,大江環流,展示巧奪天工的鍛雕技藝。殿基有銅磚鋪地,須彌座鑄有佛山經典圖畫。銅殿運用現代表面處理技藝,金燦尊貴,光芒閃爍。
遊覽完靈隱寺,他們又來到桐君山。
桐君祠
桐君祠內有一組長八丈,高一丈許、寬約五尺的彩色歷代名醫群體全身塑像,將桐君老人推崇為中國古代醫藥學的始祖,春秋戰國時期的扁鵲、東漢張仲景、三國華陀、東晉葛洪、唐代孫思邈、宋代王維一等歷代先賢醫聖濟濟一堂。因此,中華醫學接力賽跑似地流傳下來。因此,後人將這桐君山稱作“藥祖聖地”了。
鳳凰亭
山腰有“鳳凰亭”,登亭遠望,鳳凰山飛舞而來,相和桐君山脈脈相連,桐君山乃孤立江邊。
四望亭
山巔有“四望亭”。四望亭底下是深淵;往西是富春江盡處,雙峰峙立,可以看到“七里瀧雲煙飄渺”的景象;東南方向是群山景象和天目山的風光。據古詩描述“錢塘江盡相廬縣,水碧山青畫不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