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部分(第3/4 頁)
不過現在是百里無人斷午煙,荒原一望杳無邊,需要大力開拓才行,所以呂布組織了四十萬人去開闢那片沃土,並且還從內陸鼓動民眾前去,特別是北方的習慣了寒冷氣候的民眾,這些合法公民到達北大荒後就能自動享有五百畝地,並享受五個農奴,還可以免稅三年。
這樣優惠的政策激發了四萬人前去。這四萬人當然多是男性,他們迎娶扶余、高句麗的女人為妻妾,在這裡生根發芽,不過他們接受的還是儒家教育,並全部編入了當地郡縣兵,四萬郡縣兵有效地控制了這片土地。呂布再在這裡放置一萬正規軍,再把扶余人、高句麗人的王室貴族們殺個乾淨,足以讓扶余人、高句麗人永遠都不可能再復國,足以保證這塊富饒的土地永遠太平下去。
這裡便是後來舉世聞名的北大荒,這裡大部分地區土地肥沃,部分為低溼沼澤地,生長季較短,但可以種植玉米、春小麥、大豆、甜菜、高粱等作物,只要注意低溫冷害。就能迎來豐收。
張遼大軍監督那些扶余人、高句麗人爬冰臥雪,排幹沼澤,開墾荒原,建立了許多軍墾農場,後來的大漢公民們又開墾了一個個私營小農場,生產了大量的糧食,把過去人跡罕至的“北大荒”,建設成為了美麗富饒的“北大倉”。
數年後。兩千多萬畝耕地,小麥、大豆、玉米成方成片。一望無邊。
呂布記得,後世北大荒由於過量開墾,使溼地面積減少了80%,大量稀有動物失去棲息地,很多地方被迫退耕還林了。
呂布就讓北大荒保持五十萬人的規模,沒有讓後來者繼續進去墾荒了。讓這片土地上儲存著五百萬畝林地、八百萬畝草原和五百萬畝水面,讓北大荒正在呈現土變更,黑土生金;水變清,清流千里;樹變綠,綠滿青山的動人景象。成為一座綠色的寶庫。
北大荒變了模樣,成了北大倉,張遼大軍在南蠻人組成的無當飛軍和山越兵團的協助下,成功地消滅了肅慎人,並且把扶余人的一些小夥伴們東濊、沃沮人都給消滅了。
東濊與高句麗、沃沮同屬扶余的分支,語言文化相似。東濊人與高句麗人同在每年的第十個月舉行載歌載舞,武術表演的祭天儀式,東濊人視老虎為神物。東濊有約2萬戶,以農業耕作為生。東濊法律嚴懲佔用公用土地者。
沃沮與東濊同屬扶余的分支,語言和習俗與高句麗人相似。東沃沮大致位於北高麗的咸鏡道,北沃沮大致位於圖們江流域,東沃沮經常被簡稱為沃沮,沃沮南與東濊相鄰。
在沃沮形成的早期,由於其管轄權在漢四郡和高句麗之間搖擺,沃沮一直沒能形成一個獨立的國家。公元1、2世紀沃沮成為高句麗藩屬。公元244年,曹魏攻打高句麗時,高句麗東川王曾暫退到北沃沮。285年扶余王儲在遭到北方遊牧民族襲擊時也曾逃到沃沮。 5世紀初期,高句麗好太王將沃沮完全納入高句麗版圖。
當高句麗都輕易地被呂布平定,東濊、沃沮這兩個藩屬國,兵不滿萬,又如何跟張遼大軍相抗衡,旦夕之間,便被滅了,整個國家的百姓都成了中華帝國公民們的農奴。
張遼大軍橫掃整個黑龍江流域、大興安嶺山脈,整個東北地區,再也沒有可以襲擾到漢人統治的異族。
與此同時,太史慈、于禁、張飛、顏良、文丑合兵一處,共十萬人馬,攻打三韓和百濟,根據參軍賈逵的計策,先假意答應分給三韓的土地給百濟,誘使百濟攻打三韓,再在兩者兩敗俱傷之際,將兩者一起消滅,本來百濟王是不會中這樣的計策,怎奈他對他的一個王妃言聽計從甚至稱得上盲從,賈逵便派特工賄賂那個貪財的王妃,那個王妃按照賈逵教的話,成功地忽悠了百濟王,興兵攻打三韓,太史慈還特意送給百濟王許多兵器盔甲,其實都是從高句麗、扶余那裡繳獲的垃圾,中央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