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又有人頭落地(第2/3 頁)
臣子們,天生就是他們眼裡的獵物。
他們,只遵皇帝令。
他們,只為皇家謀!
望著地上血泊中還瞪著一雙死魚眼,還未完全嚥氣的大理寺丞董良雲,永康緩緩抬起頭來,站上車轅,朗聲道:“犯官董良雲,身為大理寺丞,當朝正二品朝官,不知感我大昌皇恩浩蕩,亦忘聖賢教誨,上不效忠國家,下不體恤黎民,置廉政於無物,棄良知如蔽履,其行惡貫滿盈、其罪罄竹難書,不殺,難平我大昌萬民之憤!”
一番詔告,擲地有聲。
言畢,永康目光,再次掃過全場百姓後,緩緩移向錢家眾人,再道:“董良雲業已就地正法,其同族九代,一律貶為奴籍,發配河工築堤之役,永不得復籍,董府家產,一律沒收充公國庫。另有奸商錢家勝,大發國難之財,以致民怨沸騰,勾結朝廷貪官,腐蝕大昌社稷穩固,斬三族,所有家產,盡數抄沒以充國庫!”
狼狽不堪,已經磕頭被磕得滿臉血汙的錢家勝,聽完永康宣過罪狀之後,眼前侍衛手裡的繡春刀血光一閃,雙腿連蹬幾下就氣絕身亡。
“下一家!”
永康坐進車裡,侍衛調轉車駕,向城北廣茂糧行孫庭桂家開拔。
“饒命啊九皇子殿下,草民知錯……”
車駕疾馳而去,徒留錢家上下的哭叫聲……
錢家門口,血泊一片。
昔日威武高大的宅門,被一道封條封了。
無數百姓叫好不斷,遠遠跟在車駕後面,熙熙攘攘直奔城北而去。
孃的,老虎不發威,真當小爺我是隻病貓了?
永康心裡罵著,開始盤算下一家該怎麼處置。
不料,剛進入城北,遠遠看到孫宅府門,被掛起了白色的紙幡。
出出進進忙碌著的人們,面帶悲色又顯得是慌亂不堪。
“殿下,一個時辰前,廣茂糧行東家孫庭桂,在後院上吊自盡!”
一便衣侍衛,急奔到車駕前,向永康稟報了孫家現況。
“這就死了?”
永康一臉輕鬆,也略顯遺憾。
“死了,在下混進去查驗過的,自縊者是孫庭桂沒錯!”
侍衛一臉肯定。諒他也不敢撒謊!
“封了!”
永康略一沉思,又道:“分派人手,協助戶部查沒奸商逆產……”
離開城北,永康心裡盤算著,那些抄家後能折算出來的銀兩數額。
多行不義必自斃,雖然今天殺人不少,但永康心裡,卻產生不出一絲一毫的憐憫,這種奸商和貪官,如果他們不死,那麼就會有更多的底層百姓被餓死、病死!
而且,朝廷的官德與官場風氣,會被帶動得更加惡劣。
所以,這類人,死多少都不易讓人產生憐憫。
倘若在戰場,你若稍加猶豫,下一個倒下的,絕對不是與你照面的敵人。
圍觀的百姓裡,不少人都為九皇子永康叫好,更有年紀長者,跪地高呼“蒼天開眼”。
貪官汙吏,該殺!
奸商惡富,更該殺!
既然孫庭桂已經上吊自盡,抄沒家產後,其族人自然被打入奴籍。
算下來,這孫家,也是死人最少的一家。
起碼,沒有被滅三族。
“殿下,接下來就是李家了!”
公羊毅提醒永康,生怕慢上一步,這城西四通糧行的李福,就會涉孫庭桂的後塵一樣。
“走!”
永康絲毫沒有猶豫,大手一揮,一隊人馬虎氣騰騰就殺向城西。
剛離開城北沒多遠,遙遙可見,一隊人馬立在路口。
一名身穿布衣素服的妙齡女子,身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