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北疆(第1/2 頁)
自從上次陳虎說他想去上戰場以後,林竹後來就惡補了一下天齊國的兵權分佈情況,以及各主要將領的基本情況。
於是接下來,林竹就將她所知道的一些北疆的情況,講給大家聽。
鎮守北疆的鎮北侯鄭泰安,給林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因為這個鄭泰安,對皇帝忠心的有點過頭了。
鎮北侯府也是武將世家,但他又與安國公府不同。安國公府是兵權,政權,經濟權三權在手,而鎮北侯府只有北疆的兵權,甚至還是讓皇帝忌憚的兵權。
北疆苦寒,地廣人稀,又是流放罪犯之地。
前一任鎮北侯,為了發展北疆,對於流放到他那裡的罪犯,只要不是罪大惡極的,基本都不會為難他們,甚至還會幫助這些人儘快的適應的北疆的生活。
當然,一般罪大惡極的人,朝廷直接就判他們斬首了,也很少會判他們流放。能被流放到北疆的,多是犯罪較輕的或是被連累的。
對於流放過來的這些人,鎮北侯會安排年輕的男子進軍隊訓練,然後上戰場。
而對於老弱婦幼等人,就安排他們進行耕種和織布等事宜。
鎮北侯的這一做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北疆的穩定和發展,得到了人們的認可,但是卻招來了皇帝的不滿。
你一個掌管兵權的大將軍,竟然還想著發展當地的經濟,還優待犯人!
你想幹嘛?是想造反還是想在天齊國的土地上劃國中國?
當時的皇帝本想收拾鎮北侯,可皇帝想到他手下一時無人能替代鎮北侯。
再加上天齊國的兵權,本就被幾大世家壟斷著。若是皇帝再處理了鎮北侯,那北疆的兵權豈不是會被其他幾個將軍的人分瓜?
況且鎮北侯駐守北疆多年,鄭家男兒在戰場上也多有死傷,因此鄭家在天齊國有著極高的聲望。
皇帝擔心若是他隨意就將鎮北侯給處理了,不但會引起民憤,更會引起其他幾位將軍的防備之心。
所以,綜合各方面的因素,皇帝才沒有動鎮北侯。
不過明面上皇帝沒有動鎮北侯,但是私底下的動作卻是一點都不少。
比如鎮北軍時長不能按時的拿到軍餉和糧草,比如皇帝派往北疆的將領和士兵,多是酒囊飯袋。比如鎮北侯給下屬請功的摺子,皇帝經常看不到……
這樣長時間下來,現在還留在北疆發展的將領,要麼是忠心鎮北侯的心腹,要麼就是沒有背景,實在調不走的人,要麼就是一群酒囊飯袋。
……
幾人聽完林竹的講解,除了陳虎比較淡定以外,其他四人都有點目瞪口呆了。
“哥,請功的摺子皇帝都不批,你就算立功了又有什麼用?”
“兄弟,上戰場不就是為了升官發財嗎?都沒這兩樣,誰還願意去戰場上拼命啊!”
柳氏這會也說:“小虎啊,你要不要再考慮考慮?”
見大家都在為自己擔心,陳虎安慰大家道:“雖然小竹說的沒錯,但是事情也沒有那麼糟糕,所以你們不用為我擔心。
請功的摺子雖然不容易批,但也不是完全不批。再說我也算是搭上了忠勇侯府和安國公府,所以假如真的需要的話,也可以請他們幫忙斡旋一下。
至於糧草和軍餉的問題,那不是我要考慮的事,再說我也不靠那些東西。我去戰場上,主要是想發展咱們自己的勢力。
另外,萬一後面真的發生內亂的話,待在一個全心全意保護天齊國子民的將軍身邊,總比待在一個爭權奪利,貪生怕死的將軍身邊好。”
“可他愚忠啊!愚忠關鍵時候會害死人!”趙江激動的尖叫。
“鎮北侯愚忠,但是我不愚忠!等我有自己的勢力了,也就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