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數學題?懷疑人生的甲班學生(第2/2 頁)
是家世出眾、有的是才華驚人,無論如何,他們都是鴻運書院中頂尖的存在。
可這些琳琅滿目的題目卻打破了他們的驕傲,竟是開始對自己產生了懷疑。
但他們還不知道,文學考試只是個開始,還打著讓他們適應的念頭,下午的算學考核才是真正的地獄。
方然收卷之後,又在眾人失魂落魄之時宣佈下午考算學,然後一點不管學生們的異樣反應,神情和往常一般無二的走出大門。
初時,王博儒聽到方然這個想法還很奇怪,文學考試他還能理解,可這算學就沒必要了吧?
現在算學基本不受朝廷重視,考核也沒太大意義。
方然對於這樣的看法也已習以為常,他沒有過多解釋,只是說了一句,如果鴻運書院想要超過孔子學院,並且達到和三大官學同等地位,那這算學必不可少。
王博儒聽了他的話,雖然有些懷疑,但因為現在沒有更好的辦法了,也就依了方然所說,只是另外加了一個條件——絕對不能影響學子們現今的成績。
方然理所當然的答應了。
就這樣,下午的算學考試在所有人的忐忑中來臨。
拿到試卷以後,引入眼簾的依舊是一行大字“貞觀元年十二月算學考試(一)”。
格局也大致和午的文學考試相同,下方同樣有一行小字:“本試卷共60個小題,總分100分,考試時間為一個半時辰。一、計算題……”
這份卷子的第一部分,就是三十道計算題,無非就是一些加減乘除法,這些學生原本就有算術基礎,這幾日又跟著方然學了一些,這時候做起來倒也不難,就是比較麻煩和費腦子而已。
但計算題好不容易做完之後,還沒來得及歇一口氣,就看到緊接著的填空題。
這填空題稍微就難了一點……
等到了最後的應用題:趙家的甲乙兩輛馬車於午辰時同時從家裡出發採買,相向而行,經過一段時間,兩車同時到達一條河的兩岸。
由於河的橋正在修路,馬車禁止通行,兩馬車下人需各自交換,然後按原路返回,此時已是未時。
甲車每小時行1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15千米,兩輛馬車回到趙家後,總共行了多少千米?
這是什麼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