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第1/2 頁)
日前接到書信,算起來凌安之發兵也已經有十餘天了,夏季的草原和高原都好走些,趁著早上例會結束,澤親王留住了楚玉豐和餘情:
「安西援軍日前傳信說估計再有十日左右就要到了,別的地方雖然難走,不過量來也沒有危險,只有捕魚兒海西南的那片沼澤,範圍太大,隱蔽性又強,楚將軍,你和餘情帶一隊人馬帶路,在那附近去接應一下安西軍。」
景陽皇帝之所以說誰捅出來的簍子誰來支援,直接把凌安之扔到了北疆,聽起來像是他闖的禍,其實這個事也不能全怪凌安之,確實是安西城門失火,殃及了北疆澤親王這條池魚。
凌安之這幾年在安西鬧出了好大的動靜,他先是練兵,磨出了八萬五千人上下一盤棋的鐵軍,之後號稱奉旨西征——
也真是奉旨,凌雲死後,景陽帝下旨要求凌安之討伐西部,不過景陽帝也沒想到凌安之特別實在,連續就徵戰了三年。
他這三年將西北所有部落各個擊破,先後將韃靼、回紇、突厥、朵顏等部全找茬打了個遍,也吃過些虧;突厥雖然強大兇猛,不過這些年內政不統一無法一致對外;所以總體上是都給打的滿地找牙,雞飛狗跳。
凌安之趁機將大楚向西方向的國境線直接推出了幾百里,一直推到接近中亞大國夏吾的邊境線才罷休。
——夏吾是一個老太太女王當政,國內外全叫那老太太鐵腕母狼,國富兵強,經濟發達,往來一些資源、藥材、農用器械經常透過黃門關與大楚做生意,這回差點直接和大楚接了壤,凌安之為了防止夏吾誤會,先是遣了使節說明情況,又在中間留了幾十里寬一條三不管地帶專門用來養狼。
他又將西北方向的突厥直接攆出了領地,將西北幾十萬公頃的草場佔為己有,天山谷口內外已經如他所願的變成了安西軍的後院。
遞了降書願意納稅的可以進來放羊,有好戰不服的見面就打,直打的一些西域小國和曾經一些威風的部落聞風喪膽,避之不及。
先前大楚以幾段長城和烽火臺為界,但是那些現在對凌安之來說就是個擺設,所有城門晝夜開放,方便商隊往來邊貿。
新開闢的國土更不用說了,只建設城鎮和軍營,不再修鑄長城和烽火臺,第一是節省了銀子,第二他也不需要長城和烽火臺,每日裡出去找事打架,要長城根本沒用。
凶神鎮守,不服就打,打敗是不行的,打死是不夠的,最好是打到做鬼都不敢再回到安西來。
作者有話要說:感恩評論,感恩收藏,感謝各位小老闆們的支援,求評論,求抱抱,啦啦啦。
第65章 千里馳援
不服就打, 打敗是不行的,打死是不夠的,最好是打到做鬼都不敢再回到安西來。
先前的軍事重地黃門關已經變成了內地一個通商口岸關口,只駐紮了一萬人, 剩下的七萬多人全都蹲在新開闢出來的國境線上戍邊。
西部各個部落和民族活在白色陰影的恐怖下,全都被打的受不了了, 正西和西北方向現在全是凌安之這個鬼見愁的勢力範圍, 惹不起,北疆還算水草豐盛,回紇、突厥、韃靼、朵顏、泰寧等部落全都往北跑。
到了北疆這些人也要吃飯,馬也要吃草, 他們自己又不事生產, 依舊只能搶吃搶喝。
番俄在西伯利亞這一帶地廣人稀,所從事的生產甚少, 基本地裡除了土豆什麼都沒有, 那就只能搶城牆雖然牢靠了些,但是隻要衝進了城牆就倉廩厚實的澤親王了。
番俄一直以來都想收復北疆, 這次見幾個部落近十萬人陳兵城外,有了機會,也趁火打劫一起發難,派出大將馬克西姆、瓦西里等人一起攻打北疆都護府——
澤親王就算十二萬人都是天兵天將也受不了, 何況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