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5 頁)
5~30克,草石斛30克,丹參30克,連翹30克,白茅根30克,大黃15克或30克(後下)。
【功效】解毒益陰,兼顧心腎。
【主治】多種食物或藥物及其他中毒後,見發熱,口乾舌燥,噁心嘔吐,甚則有神志恍惚、小便混濁等症。
【用法】上方用冷水浸泡後煎服,煎時以水淹沒全藥為度,文火煎煮,大劑量頻服,一般晝夜各服1劑,必要時可服3~4劑。對於接觸性中毒患者,則須清洗面板。
健康回音壁
運動能夠加速新陳代謝,排出毒素,但工作忙碌的你,如果實在不能安排大段時間做運動,那就試試下面的簡易運動吧!
1。細嚼慢嚥排毒
在吃飯的時候,多咀嚼幾次,有排毒的作用。這是因為多咀嚼能分泌較多唾液,中和各種毒性物質,引起良性連鎖反應,排出更多毒素。
2。腸胃蠕動排毒
將手掌根部搓熱,先將右手置於胃部正中,順時針按摩胃腹處。這是由於腹部右側是升結腸,左邊是降結腸,順時針是依照排洩的流向,幫助腸胃蠕動。然後,右手置於上腹部的右側,手掌自右向左推,這樣可以加快中間橫結腸的運動。最後,將右手置於上腹部,輕輕下壓,並由上至下從上腹部慢慢推至小腹部。這是順著乙狀結腸的走勢,讓排洩物輕鬆排出。 。 想看書來
第十章 張學文(4)
3。舒經通絡排毒
像做廣播體操一樣,我們也可以讓經絡做體操。
第一節,身體坐直,叉開虎口插在腰間,虎口處用力,肌肉處於緊張狀態,在腰間上上下下按摩。這個動作可以按摩腰部穴位和神經,起到輔助作用。
第二節,用大拇指指腹按住肋骨交會的心窩處,順著人體總心線從下往上推,一直推到鎖骨的中心交會處。這個動作有助於舒緩胸中、胃中聚集的鬱結之氣。
吃得好不如吃得巧——聽國醫大師講“吃”的藝術
大師手記
認為“吃得越好身體越好”,是現代人飲食上的一大誤區。
——摘自《生命時報》
國醫釋讀
在中醫理論中,許多食物本身就是藥物,它們之間並沒有絕對的分界線,即我們常說的“藥食同源”。因此,許多中醫大師不僅妙手回春、用藥如神,還是營養專家。事實上,他們對於一些食物效能的瞭解,比那些掛牌的美食家要高明得多。
在一次記者採訪中,國醫大師張學文教授明確指出,吃得好不一定就身體好,只有吃得科學、吃得得法,才能以飲食調理身心,助於養生。關於健康飲食,張教授提出了以下幾點:
1。大魚大肉雖好,但不能天天吃,比如羊肉性溫,冬天吃對身體有好處,夏天吃就不適合。羊肉是一種常見的食物,它既能御風寒,又可補身體,對一般風寒咳嗽、腎虧陽痿、腹部冷痛、體虛怕冷、病後或產後身體虛虧等一切虛證均有治療和補益效果,但由於它味甘性熱,主要適宜於冬季食用,夏天吃會容易上火,尤其是發熱的病人一定要禁食。另外,水腫、骨蒸、瘧疾、外感、牙痛及一切熱性病症者也應禁食。同時還要注意,紅酒和羊肉一起食用會產生化學反應,要忌食。
2。黑木耳、蘿蔔、白菜、山藥、黃瓜這些東西雖然看起來普通,但不管什麼時候都是非常好的養生食品。
(1)木耳味甘、性平,歸胃、大腸經;具有益氣、潤肺、補腦、輕身、涼血、止血、澀腸、活血、強志、養顏等功效;主治氣虛或血熱所致腹瀉、崩漏、尿血、齒齦疼痛、脫肛、便血等病症。
(2)蘿蔔含有能誘導人體自身產生干擾素的多種微量元素,可增強機體免疫力。常吃蘿蔔可降低血脂、軟化血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