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圍殺(第1/2 頁)
天時地利一會傾斜於一方,行軍打仗少有能夠一帆風順、所向睥睨,至於能夠百戰百勝的人絕對稱得上天顧之子,縱是當年的禹聖也是歷經挫折才建立了九州大世。
儘管是強大的齊軍對上文明程度落後數百年的南蠻人也不例外。
此前,齊軍可謂是在南蠻人的地盤上順風順水,打的南蠻人死傷無算。但此時,在齊軍傷病四起的後撤之路上,南蠻人抓住了這個難得的機會,在齊軍後撤必經之路上的險要谷口設伏。
楊冉作為當代九州有數的名將,甚至有直覺南蠻人會在這裡設伏,他也根據現有的資訊做了最好的應對,畢竟他不可能將手下的兩萬士兵全部壓上山谷兩側,這樣前軍變後君,位於中間的病員頂在前面無異於送死。
一萬精銳軍士,足以應對南蠻人可能造成的所有變故。但楊冉沒有考慮到的是,幹越部再次使出了驅趕蚊群、獸群的招數,士兵們此事根本沒有時間處理蚊群,只能放任它們的叮咬,如此,士兵就不能全心全意的面對從山上衝下的敵人。
三萬餘人中,家破人亡的幹越人可謂是破釜沉舟,爆發出了驚人的鬥志,不知為何選擇參戰的畬人部也是殺意凜然。
足足三萬餘人,最前方的人拿著刀劍木矛,中間的人則是鋤頭、扁擔、木棍,最後的則是緊緊抱著柴薪,翻過山頭,少有喊殺聲的俯衝而下。他們的終極目的是火燒齊軍。
……
在此之前,增援而來的邘越、甌越人暗中將山谷南側方圓十數里範圍內的猛獸盡是驅趕而來。
之後,就是幹越人再度驅趕而來的蚊群,雖說此前沒有發揮作用,但畬人部首領塔旮堅持這樣做,希冀其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
卻沒想到,此招今日竟然有了大用,卞櫟部在三軍的最後,正處於葫蘆谷的外圍,今日又是大風的進風口,絕不能起火,否則等於是將前面的兩軍架在火上烤。
無奈,卞櫟只得下令全軍列陣,硬抗後方的獸群,而蚊群則是迅速撲向三軍。在解決掉猛獸後,卞櫟看到了包圍而來的邘越和甌越人,雙方的目的都是不讓堵住通道,因此戰況並不算是慘烈。
……
衝在山谷兩側最前沿的正是畬人部調養的猞猁。他們在灌木中竄梭的極快,並且極為善於隱匿身形。
面對著齊軍早已擺好的陣型,他們紛紛俯下身子,咧開嘴巴,露出獠牙,將蠻獸之姿暴露無遺,先是圍繞著齊軍的面前走了兩步,在尋找破綻。
等到後方南蠻人距離齊軍只剩百步的時候,他們先是以靈活的走位躲開齊軍的長槍長矛,之後驟然躍起,衝進齊軍的陣型中。
山谷沿途十里,齊軍在每一里都佈置了大概五百人的陣型。在一番人獸之鬥後,士兵們或是擊殺或是驅逐猞猁,但接連遭受蚊群的叮咬和猞猁的衝陣,他們的陣型也受到了一定的衝擊。
軍隊陣勢極為重要,陣勢不亂,則五人可抵十人的進攻,十人可抵三十人,百人可擋五百人,千人可抵萬人!
之後,迎接他們的就是數萬的南蠻人。
至於中軍,多是病弱,其中數百人更是垂死,如今夾在兩軍中間,旁邊的山谷極為陡峭,根本無法爬上去,只能是擠在不過三丈寬的山道中,進退維谷。
好在此時他們並不需要作戰,難受的亦是如此,看著兩邊及背後的袍澤皆在浴血奮戰,他們卻是無能為力,只能是看著身前的五千名軍士向著後方增援而去。
最為憋屈的則屬玄皋所在的部分了,他們戰力非凡,卻可狠山谷狹小,只能是優先讓開道路,讓中軍迅速退出。
硝煙在瀰漫,野獸嘶吼著發出衝擊,蚊群貪婪地吸食著士兵們的鮮血。
一萬齊軍終究是沒有攔住俯衝而下的南蠻人,伴隨著一捆捆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