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蘇湖》(第1/2 頁)
卻也有好幾位書生認得王二郎,他們只是搖頭失笑。 王二郎到底有幾分才華,怎麼他會不知。 作詩,勉強還行。 可若想做出讓三位大儒、蘇州第一才女柳輕眉滿意的詩作,從而進入畫舫,這斷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趙康與友人們簡單聊起了王二郎。 “原來,就是個秀才!” “趙兄你還說他家裡富裕,是個地主老財。莫非,這秀才功名是買來的?” “便是能夠做出詩作,絕對就是一首上不得檯面的爛詩!” “瞧瞧他這臉紅脖子粗的樣子,莫非是被我等說中了他的痛楚?” …… 眾人說說笑笑。 王重臉都黑了。 “無趣,無趣,我們繼續來吟詩作賦吧!” 趙康瞥了眼王重,對著友人們說道。 只是,他賊眉鼠眼的目光卻是四處轉遛,好像是在瞧著那些鶯鶯燕燕、身材苗條的姑娘。 畫舫二樓。 比起先前熱鬧了許多。 如今已有三十餘人,整個二樓坐得滿滿當當。 陳若雨卻已經重新回到原來的座位上,與柳輕眉互相說著話。 便是那沈家小姐沈千秋也巧妙地摻和進來與兩女說話。 對兩女的身份。 沈千秋可並非一無所知。 就說這柳輕眉,不單單是蘇州第一才女,其父親更是蘇州知府。 至於,陳若雨這就更加不簡單了,乃是從京城而來,背景顯赫。 陳,乃國姓。 所以,陳若雨身份呼之欲出,必是皇室貴女。 “沈小姐,那人沒在糾纏你吧?” 突然間,柳輕眉開口詢問道。 陳若雨眼眸轉遛了幾下,這才想起來,柳輕眉這位閨中好友,曾經與她說過這沈家小姐沈千秋是個命苦的女人。 在年幼時候,就被自己的爹自作主張定了門親事。 雖說自古以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可據沈千秋說,那人,名叫李平安。 苦讀十來年,僅僅就考了個秀才功名。 而且,李平安能夠讀書進學,沈家可也出了大力氣。 “這……我命苦,他還是不願意退了這門親事。” 沈千秋俏臉微微發白,面容苦澀,不自覺地攥緊了白皙小手上那一塊絲巾繡帕。 對於與李平安的婚事。 她尤為痛恨。 只因,李平安的表現太糟糕了。 毫無文才可言,也沒有半分本事。 與這樣的男人成親共度一生這怎麼可能? 李平安絕非她的良配! 雖說李平安秀生功名,但秀才在沈千秋眼裡可算不得什麼! “看來,那人是想飛上了枝頭,變成那身價百倍的鳳凰。” 這時,陳若雨笑了笑,眼眸中滿是輕視之色。 柳輕眉輕嘆一聲,很是同情沈千秋的遭遇。 她雖為蘇州第一才女、更是蘇州知府千金,可婚姻大事她也做不得主。 但她不甘心,所以前來這湖上詩會,想尋一位對得上眼的才子。 只可惜。 才子雖多,但就是沒有讓她有怦然心動的感覺。 也就在這時候。 一位婢女出現,她手上拿著一紙詩稿。 “又有人作詩了?” “都想進入這畫舫上!” “也不知這作詩之人水平如何?到底是有真才實學還是譁眾取寵的跳樑小醜?” “無論如何,都一定比不得李兄,李兄之詩才,讓我等萬分佩服、萬分敬仰!” …… 文人才子們交頭接耳說著話,他們卻都對李振揚萬分推崇。 “諸位,過譽了。” 李振揚表情謙和。 很快,婢女的詩作已落入三位大儒手中。 大儒們一開始還不是多麼在意。 可越看這詩作,他們越是驚訝。 “這詩初看時只覺得寫得好,細品時,越品越有身臨其境之感。” “寥寥二十字,可詩人卻讓老夫見到了一幅美輪美奐的畫卷。妙!妙不可言!” “這一首詩真就是寫得無可挑剔,這作詩之人當真才華非凡!” 三位大儒對詩作都很認可。 隨著他們這麼一點評。 在場眾人表情愕然,眼珠子轉遛了好幾下,他們都很好奇,到底詩作的內容是什麼? 聽大儒們評價,這一首詩似乎寫得很厲害,否則怎會被三位大儒如此讚譽有加? 只是,當真有那麼厲害嗎? 一時間。 眾人心癢癢的。 身為蘇州第一才女的柳輕眉,眨巴起一雙美眸,對於詩作的內容也很好奇。 很快,大儒們將詩稿交到了柳輕眉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