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第1/2 頁)
就看到少年正被兩個侍衛架著拖到殿前,準備叩首謝恩。
呵呵,宮廷的禮節就是這麼變態,主子責罰了你,身為下位者,等責罰結束了還得去叩謝隆恩,多謝貴人教訓自己。
可這個過程明顯不順利,倒不是顧弈在反抗,實際上,少年臉色慘白,雙目無神,比起之前在乾清殿前雖然狼狽卻充滿殺意的眼神,如今顧弈這個狀態,明顯是離死不遠了!
兩個侍衛還想要將半死不活的傢伙擺弄成跪地的姿勢。
袁蘿看得眉梢直抽抽,果斷吩咐道:&ldo;不用行什麼禮了,先將他找地方安置,找個太醫過來看看。&rdo;可別讓人就這麼死了。
有了貴妃的吩咐,兩個侍衛連忙將人拖走了。
袁蘿不放心,又專門吩咐四喜去找了親信的太醫過去,務必好好照看。
一頓忙碌下來,她坐在床邊苦笑,也不知道這一回的決定是對是錯。只是記得原書之中說過,顧弈是個恩怨分明的人,有仇的,他要清算到底,有恩的,他絕對湧泉相報。
而對於有恩又有仇的,一般是先報恩,再報仇。嗯,這也算是一個值得利用的弱點……
暫時將顧弈的事情放到一邊,袁蘿來到書房,仔細回想原書的劇情。
因為原作故事的角度都放在邊關,對於朝廷,只是偶爾提起傳來的訊息,無非是奸妃仗著寵愛作天作地,將原本還算齊整的王朝整治地江河日下,民不聊生。
說起原主這位貴妃娘娘的身世,還是挺讓袁蘿唏噓的。
這件事要從上一代皇帝說起,天裕王朝建國幾十年了,上一任皇帝鹹寧帝稱得上英明神武,在位期間減輕徭役,興修水利,也算國泰民安,只是在繼承人選上不消停,鹹寧帝原本立了嫡出的長子為太子,但太子入朝輔政之後,與鹹寧帝政見不合。鹹寧帝是個堅定的改革派,一心想要限制世家豪門的權柄,提拔寒門子弟和庶族,不惜廣開科舉,改革朝政。可太子卻跟世家門閥親近,是個堅定的守舊派。
父子間日漸隔閡,鹹寧帝便起了改立太子的念頭,想要立心愛的三皇子為太子,將改革大業推行下去。
太子提前知道了訊息,自然不甘心坐以待斃。於是三年前,京城發生了一場血腥的宮變。太子在實力龐大的世家勛貴的擁戴下,率軍逼宮,殺掉了與自己競爭皇位的三皇子,連同幾個無辜的皇子也沒有放過。之後卻棋差一招,被鹹寧帝緊急招來的援軍擊敗。一場大亂,京城變成了兩軍拼殺的修羅場,整個皇城都被宮人的鮮血染紅。
最終太子本人也死在了亂軍之中。鹹寧帝原本身體就不好,受此驚嚇,又聽聞噩耗,立時性命垂危,很快撒手人寰了。
一時間整個朝廷都慌了,鹹寧帝膝下的幾位皇子全部撲街,天裕皇族司空氏原本就子嗣單薄,這總得有個人繼承皇位吧。
幸而鹹寧帝還有一位弟弟受封東海王,在東南就藩。這東海王也是個短命鬼,十幾年前就因病去世了,不過他倒是留下了一位世子司空彥,如今繼承著東海王的王位。
沒有了皇子繼位,親侄子也可以啊。
勛貴世家立刻派出大隊人馬,前往東海王的封地迎接新皇帝。
天上掉下個皇位來,東海王自然不會拒絕。
然而等東海王到了京城,卻傻了眼。
皇位已經被人繼承了!
繼承皇位的是鹹寧帝的第五位皇子,這時候群臣才想起來,鹹寧帝他老人家還有這樣一位碩果僅存的皇子來著。
五皇子司空霖的身世也比較特殊。
他是德妃娘娘生下的皇子,這位德妃娘娘出身顯赫,又容姿絕美,原本在鹹寧帝後宮極為得寵,入宮不久就懷了龍胎,可惜世事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