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第1/2 頁)
勤政殿內。
惠仁帝站在窗邊,等宓葳蕤出聲行禮,才緩緩轉過身。
宓葳蕤沒有錯過惠仁帝神色間一閃而過的黯然與愧疚,低下頭接著道:「皇上神機妙算,臣今日也有事與皇上相商,未料皇上先臣一步,著人來青雲閣召臣覲見。」
「哈哈,若論神機妙算,朕哪能與國師相較。」
宓葳蕤不著痕跡地吹捧,不僅讓惠仁帝心神舒暢,還掃去了惠仁帝心中那點不多的沉鬱。
「國師不如說說看,今日你尋朕所謂何事,看咱們君臣是不是如你所說得這般不謀而合。」惠仁帝說著,坐到案桌後。
「臣今日來,是想請皇上允臣同順王同行。」宓葳蕤再未拐彎抹角。
「愛卿與朕想到一處去了。」惠仁帝頻頻點頭,「邊關生變,國師去玉憐山採藥更是危機四伏,能早些出發也好。」
「臣亦覺如此。」
「朕此前派與你三十精兵,五名暗衛,再加上方才應允丞相的六十近衛。你和順王一道,想必你二人一路應能無虞。」惠仁帝說著,莫名朝宓葳蕤問了一句,「國師可有覺得朕對順王太過無情?」
先有柔妃身死,後有監軍之事。
惠仁帝對喻蘇的態度可謂顯而易見。
不過是有些感情卻又心存利用,雖有所愧疚可到底敵不過那份自私。
此時再問,不過是為了尋求心理安慰。
宓葳蕤心中哂笑,話音卻是一轉:「皇上何出此言,順王雖為皇子,但於國事,仍為皇上臣子。」
惠仁帝扶著額頭,似在思索宓葳蕤的話。
片刻後,才有些自言自語地說道:「國師所言有理。」
「皇上不過一片慈父之心,臣見此,甚是感動。」宓葳蕤又補了一句。
惠仁帝不知怎地,聽了宓葳蕤的話,既感覺寬慰又有些坐立難安,用手掩住嘴乾咳一聲,以此來緩解自己的不自在,「朕確實憂心順王安危,如此,便再加四十近衛吧。」
「皇上仁慈,順王若是知曉,定會感激涕零。」宓葳蕤誇起人來,當真會讓人失了分寸。
惠仁帝其實一開口便有點後悔了。
宮中總共不過二百近衛,腦子一昏,陸陸續續給出去一半。
如今再想收回,已是無法。
作者有話要說: 修遮蔽詞,有兩個口口orz
第132章
臨行前,惠仁帝親自為順王踐行,看著那一百近衛雖感肉疼,但到底沒有收回他的金口玉言。
勉勵過後,賢王與端王上前假惺惺地演了出兄弟情深。
不過兩人到底清楚分寸,知道適可而止,是以片刻後,在城外等待的宓葳蕤便看到了喻蘇的身影。
「順王殿下。」
「國師。」
宓葳蕤與喻蘇相互頷首。
三十精兵與一百近衛已整裝待發,這些人不見得都忠心耿耿,但至少去往邊城的這一路,便是包藏禍心,也不會輕舉妄動。
「讓國師久等。」喻蘇道了句。
「王爺客氣了,並未耽擱多少時辰。」宓葳蕤打馬行至喻蘇身側,兩人並肩而立,一時間氣勢懾人。
此行於喻蘇而言,便如蛟龍入海,再無人可擋。
若是惠仁帝或是賢王端王見此,不知會不會後悔前做出的決定。
「如此,那便出發吧。」
話落,喻蘇一馬當。
宓葳蕤撫了撫馬鬃,甩動韁繩緊隨其後。
官道邊的垂柳隨風搖擺,像是在挽留,又像是在催促遠行的人。
許是與喻蘇同行的緣故,時隔幾月再度出宮,宓葳蕤的心境與此前比卻是全然不同。即便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