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第1/2 頁)
&ldo;漢王曾說過一句話,我大漢的君王,不經歷磨難如何能成為明君?不經歷苦難,何以懂得民辛?晉國晉文公顛沛流離十數載,數經歷苦難,所以能夠稱霸於諸國,齊國齊恆公還是公子時,差點被齊王所廢,經歷苦難的他發奮圖強,方得齊國的強大。殿下深為漢王三子,更應知道漢王的苦心。&rdo;
蘇義的面容恭敬的說道,漢國自創國以來,歷經數代君主,無一不是明君賢主,而漢國也從周亡後的一個小國變為如今一代強國,這和歷代君王的經歷都有著密切的關聯。放眼當今諸國,有哪幾個國家三代君王都為明君賢主?而漢國卻自開國以來,數代君王無一庸主,都是因為漢國的王室子弟素來管教甚嚴,其經歷的苦難都要比常人要多得多,所以才會導致漢國君王無一庸主。
不過大漢也有著致命傷,那便是儲君一事,歷代以來,大漢都是有著幾位皇子爭儲君而導致國政混亂一段時期,所以大漢就出現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那便是,每一代君王死後,就是大漢的最虛弱時期,那段時期哪怕是儲君光明正大的繼承王位,都有各種事情不斷而生,各個皇子哪怕有一丁點兒可能性都想登上那至高無上的位置,骨肉相殘,在大漢已經不是罕見的事了。
&ldo;父王的苦心,劉紀明白。當年的我,確實太過幼稚,入齊三年,回想父王批評的話語,深以為然。&rdo;
劉紀低沉著聲音說道,回想起三年前在劉宏面前大談天下的時候,劉紀才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由於後世的一些認識,劉紀將大敵定於遙遠的西邊大秦,甚至還對劉宏說出聯合諸國一起滅掉西邊大秦,惹得很多人的嘲笑。在齊國的三年時間,劉紀狠狠的惡補了下這個世界的知識,更加覺得當年自己的那個建議實在是可笑之極。
&ldo;殿下明白實在我大漢之幸!&rdo;
蘇義恭維的說句,對於劉紀這個殿下的印象他還是感覺不錯的,看來齊國三年讓這位當初被眾人嘲笑無腦的皇子改變了許多。
&ldo;有過便要改正,到如今才明白父王的苦心,實在是讓我太后悔了。&rdo;
劉紀一句感嘆,這種語氣自然是糊弄下蘇義的,就如同蘇義一直恭維他一般,兩人都是心中有著自己的見解,只不過不能說出來罷了……
…………………………………………………………
齊國左相府。
晏寧矮矮的身軀急匆匆的從齊宮回到府宅,和齊王在齊宮內宴請完漢使後,沒有想到一條意外的訊息突然傳來,負責齊都安全護衛的都尉穆河居然說漢國質子劉紀居然遇襲!
這道訊息無疑是一個重磅炸彈,太過雷人。他這些天來倖幸苦苦的辦著各種事情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齊漢能交好麼,漢使剛剛來齊,漢國質子劉紀便遇襲,若是劉紀有什麼傷害,齊漢這次還能和好麼?自漢滅燕的訊息傳開後,齊漢的關係已經很緊張了,齊王表面上對劉紀各種賞賜,願意與漢和好,其實晏寧知道齊王心中對於齊漢和好的決定還有有些動搖的。
齊國這些年的對外戰爭無一敗績,捧起了田暘這為大齊戰神,更讓齊王的心中升起了一絲狂妄,認為齊國已經成為天下最強的國家,再加上田暘的驕橫,齊國這些年可以說是四處樹敵了。
西邊秦國,北邊晉國,周邊的一些外族人,沒一個交好的,如今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