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第1/2 頁)
越王國獻上西施女士的次年,即紀元前五世紀一十年代前四八四年,吳夫差先生跟魯國結盟,組成吳魯聯軍,大舉進攻齊國,在艾陵(山東省泰安縣)地方,把齊國打的落花流水,大獲全勝。報紙出號外,電臺報新聞,馬拍之聲,不絕於耳,一致歌頌吳夫差先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吳夫差先生暈暈忽忽,自以為也真的了不起。只有伍子胥先生一語不發。吳夫差先生問曰:&ldo;你曾勸我不要攻打齊國,我卻凱旋而歸,你老臉磨不開,是乎?&rdo;伍子胥先生曰:&ldo;越王國才是我們的大患,齊國不過小毛病罷啦。這次如果我們戰敗,你還可能生出戒懼之心,反而是吳王國的福。如今不幸勝利,你一定心高氣傲,再向中原發展,跟古老的晉國爭霸。那時,越王國乘我們國內空虛,發動突擊,危在旦夕。&rdo;
永無止境的忠言規諫,使吳夫差先生對元老大臣的容忍達到最後限度。不久,越王姒勾踐先生率領一個龐大的代表團,前來朝賀。吳夫差先生宣佈曰:&ldo;當國王的不忘有功的部下,當父親的不忘得力的兒子。現在伯嚭訓練三軍有功,我要升擢他當宰相(上卿)。姒勾踐侍奉我始終不倦,我要增加他的土地,各位意思如何。&rdo;嗚呼,&ldo;各位意思如何?&rdo;老闆已決定的意向,順口問問,不過表示他閣下虛懷若谷罷啦,誰要當成真的,誰就倒楣。而可憐的伍子胥先生,卻當成真的,他涕泣曰:&ldo;忠臣閉口,奸人在側,邪惡的理論,和精密的阿諛,使曲的變成直的,直的變成曲的。我們國家將亡,宮殿將生亂草矣。&rdo;
吳夫差先生吼曰:&ldo;老賊,你竟如此詭詐,吳國不需要你這種妖孽。&rdo;伯嚭先生乘機打小報告曰:&ldo;我聽說伍子胥出使齊國的時候,曾把兒子託付給齊國官員鮑息,大王呀大王,你可要小心。&rdo;
‐‐在魯吳聯軍進攻齊國之前,吳夫差先生派遣伍子胥先生去齊國投遞戰書,戰書上當然把齊國上上下下,攻擊的體無完膚。吳夫差的意思,就是要假齊國之刀,把伍子胥殺掉。偏偏齊國不肯中計,對伍子胥先生仍隆重招待。伍子胥先生早已料到吳王國必亡,所以此行特把兒子伍封帶去,託孤給鮑息先生。鮑息問他吳王國的事,伍子胥只垂淚不言,鮑息知道他的心思,嘆曰:&ldo;伍子胥恐怕決心死諫,所以才存後裔在齊國也。&rdo;
通敵賣國的證據沒有比這更確鑿的啦,吳夫差先生就象一條被挑怒了的瘋狗一樣,伍子胥先生遂不得不死於瘋狗口下。
姑蘇臺大火三月
伍子胥先生之死,是一個悲壯的場面。中國歷史上太多的例證,說明凡是耿耿忠心的愛國人士,卻往往落得&ldo;誣以謀反&rdo;的結局。鼓兒詞有句曰:&ldo;說忠良,道忠良,自古忠良無下場。&rdo;嗟夫,這是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毛病歟?或是中國政治制度有了毛病歟?我們以為,政治性的冤獄,一定是不良的政治所鑄成,而傳統文化再拼命維護這種不良的政治制度,每一個愛國的中國人,都得面對危險。愛心越重,被&ldo;誣以謀反&rdo;的可能性也越大。
當吳夫差先生派人把寶劍送給伍子胥先生,教他自殺時,伍子胥先生吩咐他的家人曰:&ldo;我死之後,要把我的雙眼挖出來,懸掛東門,讓我看到越王國的軍隊入侵。&rdo;這話是沉痛的。但是,卻刺激吳夫差先生的獸性更為大發,他下令把伍子胥先生的頭砍下來,放到城樓上,再把伍子胥先生的屍體,投入長江;餘恨不消,又詛咒曰:&ldo;日月曬焦你的骨,魚鱉吃掉你的肉&rdo;。
伍子胥先生死後第二年(紀元前四八二年),吳夫差先生果然率軍北上,抵達黃池(河南省封邱縣)。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