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第1/2 頁)
當然,認為郭盛的功夫出自短戟,還有其他佐證。首先就是他兒子郭嘯天用的就是短戟,曲靈風講它是單化雙不假,長化短則未必,因為這更可能是此戟法本身就是短戟所用,郭盛化成了長戟戟法,到他兒子還原而已。 -- 曲靈風還能講錯?當然了,他還說這是郭家的家傳戟法呢,那張提轄往哪兒放?顯然是古代資訊不靈,以訛傳訛也。第二個證據則是大概只有手戟是用方天戟這樣兩邊帶月牙刃的戟頭。其他的戟一邊有鉤形刃也就罷了。
手戟為何是兩面帶月牙刃呢?這是我的推斷。因為手戟有一個重要的功用就是作為重型飛刀。三國典韋有這樣一段精彩的作戰:&ldo;賊弓弩亂發,矢至如雨,韋不視,謂等人曰:虜來十步,乃白之。等人曰:十步矣。又曰:五步乃白。等人懼,疾言:虜至矣! 韋手持十餘戟,大呼起,所抵無不應手倒者。布眾退。&rdo;手持十餘手戟,橫行無虛發,威鎮敵膽,典韋的確猛將,聯絡董卓等人擲戟的動作,可見當時手戟作為飛刀類兵器當時相當普遍。手戟殺傷力大,而且前部沉重,威力不小。但大家都知道這種投擲兵器有一個普遍的技術要求,那就是對稱,如果不對稱的兵器投出去,那就很難取準。因此,手戟應該兩面有刃。至於手戟是月牙刃則推斷自另一段史料,就是呂布和陳登說話的時候曾經&ldo;布怒,拔戟斫幾&rdo;。呂布顯然用的手戟,這個動作,大家想一想阿,如果手戟側面的刃是常規鉤形的,那呂布這一下結果會很麻煩的。因為戟會穿透桌面釘在上面,拔的時候很費力氣 – 還要壓住桌子免得連桌子帶起來。這樣子可不太好看。只有月牙形的戟刃,才可以把桌子切麵包樣一斫一大塊下來,表現出呂溫侯痛快淋漓的動作和憤怒的心情吧。
手戟在戟從軍隊中消失以後,還在社會上長時間的流傳,至今仍然有使用手戟的武術家。
所以,從同樣兩面月牙刃戟頭的手戟化出來的戟法,大概就是郭盛戟法的來源了。
至於郭盛有名師傳授為何還落到二流水準,那大概透過郭靖就可以看出來,這家人好像並不是智商很高。。。
忽然想明白宋江為何把這兩位當作自己的貼身護衛了。一來兩人的武功還不太弱,必要的時候能夠遮擋一番,更主要的恐怕是兩個打扮酷斃,形象華麗的傢伙,再舉著這樣怪異的兵器,很容易吸引敵人的注意力,那又黑又矮的宋江,不是就不容易成為敵人攻擊的目標了嗎?
原來如此。
[完]
補充一點,上面說過,他們兩位的戟法讓老薩想起《射鵰英雄傳》裡面的靈智上人,這是怎麼回事呢?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靈智上人每和高手交鋒,無一例外都讓人家一把抓住頸後那塊肥肉制住,因為那是他功夫的毛病所在,而且暴露在外,十分明顯。呂方郭盛不幸也有這樣的&ldo;頸後肥肉&rdo;,只不過地方是在兵器上,二位的戟上都裝飾華麗,各帶一條金錢豹尾(郭盛一度掛五色幡,後來大概是蔣敬搞梁山兵器標準化工程,也換了豹子尾巴),這個玩意兒看著好看可打起仗來除了累贅毫無用處,尤其是兩個人的戟法施展開來,這兩個東西很容易纏到一起。對付祝虎這樣的二流敵手倒也無妨,高手一看就明白二人的功夫毛病何在。對影山交手,倆人的兵器就掛在一塊兒了,糾纏不清,讓花榮一箭分開。激戰之中糾纏肯定也是很短的功夫(否則小嘍羅就該上來助戰了),而花榮射的從容不迫,看來是對兩個人落到這種地步早有預料;而大戰曾頭市,這兩根豹子尾巴的秘密又被曾塗發現,結果&ldo;三騎馬在陣前,絞做一團。原來兩枝戟上,都拴著金錢豹尾,呂方、郭盛要捉曾塗,兩枝戟齊舉,曾塗眼明,便用槍只一撥,卻被兩條豹尾攪住朱纓,奪扯不開,三個各要掣出軍器使用。。。這曾塗卻好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