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第1/2 頁)
慈禧一笑道:&ldo;那也隨你了!小李子,你接著說吧!&rdo;
李蓮英弓著個蝦米腰,叉著手笑道:&ldo;得了,奴才就接著講了!這莊虎臣一派兵封了道路,這些山西的票號、錢莊當時就孬種了,沒三天,乖乖的把銀子存到了&l;點金錢莊&r;,這莊虎臣也真是個有孝心的,當天就把銀子送到了行在報效老佛爺和皇上。&rdo;
慈禧笑盈盈的看了李蓮英一眼道:&ldo;那個莊虎臣給了多少銀子,你這麼替他說話。&rdo;
李蓮英正說的起勁,猛然聽見慈禧冒出來這麼一句話,雖然語調不高,聲音也很和藹,但是在他聽來,好象是耳朵邊響了個炸雷,他連忙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帶著哭腔道:&ldo;奴才實實的沒有收過他一兩銀子,老佛爺明鑑啊!如果奴才有半句假話,敢欺瞞老佛爺,就讓鬼把奴才吃了!&rdo;
慈禧看他的想哭還怕失儀,強壓著眼淚,聲音都有些哽咽,樣子著實的悽慘,多少也有些不忍,抬了抬手道:&ldo;好了,我也沒怪罪你,起來吧。&rdo;
李蓮英哆哆嗦嗦的爬起來,額頭已經磕紅了。汗水順著髮際往下直淌。
慈禧也不看他,對著下面一干人等道:&ldo;我看,這個莊虎臣倒是個斂財的好手,就這麼幾天,隨扈的供應就弄的井井有條,是個做事的!&rdo;
桂春連忙附和道:&ldo;老佛爺說的極是,我看這個莊道,好好歷練一下,未嘗不是又一個閻丹初!&rdo;
榮祿看了他一眼,心道:莊虎臣一個四品的道臺,只不過就是給大軍弄了十萬兩的銀子,就拿閻敬銘這樣的理財奇人,救時宰相來比,你桂某人也太敢扯了!
趙舒翹站起來道:&ldo;太后,臣看來,這個莊虎臣做事還是孟浪了些,這山西一省比不得尋常地方,商賈雲集,斷商路的做法,很是不妥!&rdo;
慈禧鼻子哼了一聲。
趙舒翹聽見太后輕輕的一哼,偷眼看了一下,心道不妙,忙轉口道:&ldo;當然,莊道的才具還是好的,忠心自然也是有的,大節上自然也是對的,只是處事的手段操切了一點,總歸不是正途科舉出身,還是書讀的少了些!&rdo;
慈禧滿無表情的看了看旁邊的光緒,問道:&ldo;皇帝是怎麼看的?&rdo;
光緒正低頭看著手裡那塊鑲著琺瑯的打璜金錶,聽見問話,低頭道:&ldo;兒子總歸是聽親爸爸的,親爸爸的旨意總歸是對的!&rdo;
慈禧對他那副陰死陽活的架勢早就看慣了,知道他話裡的軟釘子,也懶得再理他。
榮祿看勢頭不對,也站起來說道:&ldo;奴才看莊道的處置倒是得宜的,那些商人根上就沒品行,和他們講聖人的道理?那是白費!奴才是帶過兵的人,知道事情的緊急,大軍一日沒餉銀,那就是禍亂的根苗,兩宮聖駕在此,任何事情都出不得!&rdo;
桂春坐在椅子上冷眼看著趙舒翹,他這不是自己找倒黴嗎?這裡的滿州王公,有幾個是讀書的?你自己是同治十三年進士,當然可以說嘴,問題是當著一屋子的滿人說科舉正途,那不是當著和尚罵賊禿嗎?
慈禧看著趙舒翹冷冷的道:&ldo;我們孤兒寡母的,被洋人欺負到家門口,一路艱辛到了山西,這一路上是怎麼過來的?莊虎臣不是科舉出身,吳永也不是科舉出身,岑春煊好歹是個舉人,可也沒中過進士,靠的是祖上的恩蔭做的官,細裡看看,也算不得科舉出身,可就是他們三個不是正途出身的,不避艱險,保著我們到了山西!那個時候,咱們大清那些讀了一肚子聖賢書的人哪裡去了?朝廷裡還缺科舉出身的嗎?洋兵還沒打過來,都一個個丟了城池,跑的影子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