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第1/2 頁)
荊蠻之悍勇可見一斑!
不過秦兵也不差,為了爭取軍功,晉升爵位,秦國計程車兵在戰場上一般都是手裡拎著顆人頭、腰裡別著一兩顆人頭,一邊還要殺敵。因為戰後,這些人頭是要進行統計的,軍功爵規定的非常死板,不能你說殺了敵人就算,必須要有證據,最好的證據,莫過於人腦袋!
商鞅作出這種規定是有其目的的,他早就料到,秦軍士兵會為了晉升而失去人性。而六國計程車兵看到秦人如此的&l;瘋狂&r;必然像吳軍面對越國軍隊的集體自殺一般,亡魂喪膽,頭皮發扎。是以,每次戰爭下來,秦國的營寨內都會堆積十幾丈高的人頭,堆積成三角狀{像梅超風一樣}進行集體焚燒!!
這種規定也有點弊端,就是後來的戰爭裡,秦軍計程車兵經常因為互相爭搶懷裡血腥氣十足,黏黏糊糊的人頭而自相殘殺。
這樣的兩隻隊伍碰觸在一起,能夠激起的火花是可想而知的。
那是一場硬碰硬的肉搏戰。雙方都殺紅了眼,銅劍相交的鏗鏘聲,長矛刺入肋骨時發出的悶哼聲,瀕死者的慘叫聲,殺的性起的吼聲響成一片‐‐
飛雪落下一半,便被不經意間竄上半空的血漿染成紅色‐‐
桓齮也殺紅了眼睛,他心裡窩著一團炙熱的火,這團火整整的在胸腔裡燒了二十年了,此時終於有機會吐出來。戰鬥剛打響的時候,滿頭白髮的老將,即甩脫了沉重的鎧甲,震動雙臂哈哈大笑,彷彿他已經凱旋而歸了。搞的蒙鐸挺納悶!
桓齮在刺骨的寒風中精赤這上身,血水汗水混合在一起,順著他絲毫不見衰老,鼓脹結實的胸膛向下淌。他已經殺紅了眼,騎在馬上提著刀跑來跑去,那裡敵人多就往那裡扎,大刀變成了死神的黑翼,掠過那裡,都會帶走幾條充滿殺意的靈魂!!
楚軍雖然不顧一切,但畢竟乏人指揮,缺少統一排程,漸漸的抵擋不住,傷亡加劇,半個時辰之後,已經變成三四個秦兵圍堵一個楚兵的形勢!
眼看就要把楚軍趕盡殺絕,蒙鐸卻於此時鳴金收兵!
秦軍且戰且退,結成陣勢,退出三重壕溝之外,那裡還有蒙鐸預留下來的鐵甲騎兵接應。這是防備楚兵援軍和一旦失手殿後阻敵用的。
少數楚兵不知死活的尾隨追出,被騎兵一陣亂箭射死一大片,死屍擁堵在營寨門口,後面計程車兵無法透過。
其實只要稍微有一些理智的楚兵都不會去追擊,因為秦軍根本就不是潰敗,而是早就謀劃好的撤退,隊伍井然有序,毫不混亂,隨時可能回身反噬。
鐵甲騎兵在壓制了楚兵的瘋狂反撲後,後隊變為前隊,尾隨步兵,撤回大營。
秦軍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再糾纏下去,一定會惹來項羽的援軍!倘若後路被切斷了,全都要死無葬身之地,蒙鐸、桓齮都不是傻子,佔了便宜就逃之夭夭了。
蒙鐸回到城內,王竹親自下城迎接。
左右兩排守城將士,像兩排白楊樹一樣站的筆直,嗓音洪亮,振臂高呼:&ldo;秦軍威武,蒙將軍料事如神‐‐蒙將軍料事如神‐‐&rdo;
李信和酈食其已經回來了,他們比蒙鐸早一步進城。李信的馬背上拖著個半死不活有氣無力的小老頭,身上只穿著薄薄的內衣,面色鐵青,哆哆嗦嗦,就快凍死了。這人當然就是陳嬰。
大戰剛一開始,陳老頭發現死了很多人,鮮血四溢湧流,營寨已經成了修羅地獄,他就開始頭暈{跟周星馳一個毛病}一顆人頭嘰裡咕嚕的順風滾到他的腳下,熱乎乎的鮮血撒了他一臉,陳嬰一屁股坐在地上,只覺得無數小星星繞著他腦袋旋轉,心裡那個後悔喲:媽的,老子好好的造什麼反呀?這那是人幹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