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第1/2 頁)
婆子領命,很快就領了蘇立秋過來。
蘇立秋挽著一隻小包裹,到得廳內,跪下向知縣夫人叩頭辭別,又道:「請夫人準許我年節過來請安。」
知縣夫人一聽,臉色稍霽,點點頭,淡淡道:「去罷,相處一場,也希望你是一個有造化的,日後能過上好日子。」
辭別知縣夫人,蘇立秋和蘇鑒並楊氏出了知縣家,站在大門外回頭瞅了瞅,頗有些感慨,這些年當陪讀,日子是比同村的小姐妹好過得多,不管如何,還是要感激知縣一家的。
先前蘇立秋在知縣家當陪讀,蘇家每年又能得五兩銀子,這事兒羨煞了許多村裡人,再加上蘇阿婆言談間,時有炫耀之語,更讓村裡人嫉恨。
如今蘇立秋從知縣家回到村裡,村裡人免不了會說一些閒話。
有說以為她會嫁進馮家,成為人上人,沒料到最後又回到村中,到底是沒有鳳凰命云云。
有說馮家把她養成一副嬌小姐模樣,半點農活不會幹,如今又把人趕回鄉下,這是害人哩。
閒話扯來扯去,最後又變成謠言,說蘇立秋自以為識了字,心高氣傲,連知縣家的公子也瞧不上,打定主意要嫁大官兒。
一個鄉下姑娘想嫁大官兒,誰敢沾惹?
到了最後,村裡人都互相約定,不管給誰做媒,都不能給蘇立秋做媒,且看她最後能嫁個什麼人家。
蘇立秋每早提了衣裳去河邊洗時,常會聽到一些閒話,她漸漸習以為常。
因蘇阿婆年紀大了,漸漸幹不動農活,楊氏身體也有些弱,蘇立秋便硬起頭皮,接手一些活計,努力幫家裡減輕負擔。
她每天要洗衣、打掃,舂米,種菜等,到了秋收,還得去曬穀子,兩年時間下來,整個人便被曬得又黑又瘦,不復當日的白淨。
因她十五了,到了該提親事的年紀,偏生沒人來提親,這可愁壞了蘇阿婆和楊氏。
蘇阿婆甚至放低了身段,去試探胡氏的口風,想看看她家還想不想娶蘇立秋。
開玩笑,定下蘇立秋那是得罪知縣家呢,胡氏自然推脫了。
蘇阿婆鬧了一個沒臉。
楊氏也借著上香的時段,「偶遇」羅太太,說起蘇立秋的婚事。
羅太太倒是直接,嘆道:「我聽說呀,知縣家大公子的媳婦,可是病得起不了床,秋姐兒到底得過知縣家的恩情,不若上門去服侍一下病人,過後麼……」
她話至這兒,見楊氏沒有惱,便壓低聲音道:「這當下去了,倒不用當妾,說不定是當續弦。」
楊氏如今倒硬不起氣來,嘆了口氣,沒有說話。
待回至家中,她將羅太太的話說與蘇阿婆聽,蘇阿婆半晌後道:「秋姐兒都十五了,高不成低不就,再耽擱下去,只怕更難。」
楊氏晚間與蘇鑒說了此事,蘇鑒卻道:「不可。」
楊氏怔了怔,「秋姐兒不說親事,志哥兒也不好說,不能再耽擱了。」
蘇鑒道:「秋姐兒識字,聰慧,只是時運不濟,才耽擱了,且過些時候再論。」
蘇立秋倒沒有發愁自己的婚事,她這段時間跟著系統讀至第九十本秘笈,時不時感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秘笈裡描述這些人與事,也太奇妙了。
這本秘笈裡,女主穿越到古代,造水車,改良織機,造福民間等等情節,令她心嚮往之。
系統也發現了,蘇立秋研讀秘笈時,經常忽略掉裡面女配搗亂及男女主互撩的情節,專注研讀女主造福民間的秘技。
親啊親,重點似乎偏移了。
系統尋思一回,到底沒有提醒,專注秘技也是好事。
蘇立秋研讀完「秘技」,漸有心得,卻發現無用武之地。
她也想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