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原性(第1/2 頁)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得問應該還是不應該?
太多的人被貪婪呑噬。要看是主動還是被動。
有位漁夫,每天上午去海邊打點魚蝦,然後拿到鎮上換點錢,中午到飯店點兩個自己喜歡的菜喝點酒吃些飯,下午在舒適的茶館裡喝茶聊天,傍晚拎著家裡需要的油鹽醬醋米和生活用品,回家陪老婆孩子睡熱炕頭。
那天,鎮上茶館坐進一位城裡人,他告訴漁夫,每天可以多打些魚,就能有錢買大船僱人幫你打魚,錢多了可以買下你喜歡的飯店和茶館,你想怎麼吃怎樣喝都可以。
漁夫的心被說動了,他每天起早摸黑的去捕魚,辛苦幹了一年多後,買了條大漁船,僱了幾個船員。
附近海邊的魚蝦越來越少,魚船卻越買越大,捕魚路線也越開越遠。
果然十幾年後,那位漁夫擁有的財富,足夠他到大城市裡去開大飯店和高檔茶館。
但是,漁夫這十幾年,再也沒有在自己喜歡的飯店中安心的吃過一頓中飯,在寧靜的茶館裡舒適的待上一個下午,老婆孩子變成了科書在他辦事日程裡的一項提示。
漁夫捕的魚太多,鎮上和周邊的人根本吃不了,就開起各種各樣的魚類加工廠,原本純樸安靜的鄉村,到處充斥著鹹死魚的腥臭味,和機器的轟鳴聲。
家鄉原本湛藍清澈的海水,不但沒了半隻魚蝦,而且由於建碼頭,大船頻繁進出而變得濁黃。
而這一切,僅僅是為了讓那漁夫賺足了錢。
文明不可野蠻進步,資源不能極速開發。
日本有家開了幾十年的米其林餐廳,生意好得要提前幾個月去預訂座位,但幾十年來,餐廳一直只有八個就餐座位,而且每餐只接待八位顧客,從不翻桌。
高曉松遠渡重洋去採訪,給餐廳做介紹,都沒能在那餐廳吃上頓飯。
在歐美經濟發達國家,幾代人守著一爿百年老店,枚不勝舉。
麵包店彼此平衡產量,幾十年如一日,從不多做一隻麵包,搶奪鄰近麵包店的生意。
商鋪營業時間充分人性化,不為賺錢而開設,該打烊了就閉門休息,節假日一般的商店職員也休假。
成功不用幸福去兌換,財富不以健康為代價。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個“道“不該是指有方法,而是指有尊嚴、有節度、憑良心去獲得錢財。
秦始皇主張“重農輕商”,使秦國成為威震八方的軍事和經濟強國。
現代經濟仍要重工農,但不能輕商,物資合理流動能增加價值,促進社會繁榮發展。
但是,那些為了賺錢而掙錢的商人,囤積物資,故意製造資源短缺,從中牟取暴利,掠奪天下財富,破壞生態平衡,那就令人憎恨厭惡了。
錢幣原來是個物資交易的媒介,具有儲備功能,由每個國家根據物資增長的需要,來決定貨幣發行的數量,每一塊錢都有對應的物資存量,和為物資升值所需的勞動代價。
有些腦袋聰明的人,利用現代網際網路發達的資訊工具,做起了錢賺錢的金融生意。
金融的使命應該是用來調劑貨幣,而不是讓錢生錢,產生沒有物資支撐的社會泡沫財富。
你需要一百元錢去生產價值一百二十元的物資,借給你一百元的人,可以得到一百一十元,代價是半年時間和產值失誤造成的還貸風險。
國家也會在你一百二十元物資產生時,增發二十元貨幣,使貨幣數量不斷上漲,交換能力卻不貶值。
那些聰明的人,把這原本該在半年後才能實現的十元財富,整理成證券,以一百零五元錢賣給你,用得到的一百零五元錢,反覆快速地重複操作,每操作一次,賺五元錢,而這無序擴長的五元錢,還沒有相應價值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