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5 頁)
老闆吃飯這件事吧?”
院長說:“從表面上看起來,這是吃頓飯的問題,但它實際上牽扯到我們這個研討會能不能辦得好的問題啊!本來那個老闆有意贊助一筆錢,現在看來要泡湯了。你知道,辦一個研討會,從租會場到接待來賓,哪一樣不要錢啊?”
黃鉞還有些不服氣地說:“要贊助就痛痛快快贊助,還附帶其他條件,這不是簽訂不平等條約嗎?”
院長說:“他不就是要你看一篇論文嗎?你看都沒看就拒絕了,這不太合適吧?”
黃鉞自知理虧,說:“那我一會兒去跟老李要那篇論文,看看怎麼樣再說。”
院長起身,從自己辦公桌上拿過一篇論文,遞給黃鉞,說:“論文老李給我了,你先看看吧。”
黃鉞也站起身,接過論文,說:“要是沒別的事,我就先回去了。”
院長把黃鉞送到門口,說:“老黃,要辦成一件事需要協調好方方面面,它和做學問其實是一個道理,你寫論文不是還要綜合考慮各家的觀點孰是孰非嗎呢?”
黃鉞覺得院長的話也有道理,就沒有再說什麼,拿著院長給他的兩篇論文,走出了院辦公樓。 。。
情結
黃鉞從院長那兒出來,沒有去學校圖書館,,而是直接回到家,因為他此刻的心緒很亂。他弄不明白一個學術研討會怎麼會羼雜進那麼多非學術的因素。
上午,他在家看完了那兩篇論文。那個外國學者把《山海經》說成是外星人留給地球的一部工程技術手冊,簡直不著邊際。而那個老闆推薦的論文,一看就是個學生寫的,連《山海經》研究的焦點是什麼都不清楚,離題十萬八千里,令黃鉞十分失望,便隨手放到一邊,又拿出自己為這次研討會準備的論文《“崑崙”考》,仔細斟酌起來。
中午,當小學老師的妻子和上中學的兒子都回到家。妻子為黃鉞和兒子做好飯,才到書房叫黃鉞吃飯。見黃鉞正在看論文,就問了句:“我爸爸拿來的那篇論文你看了沒有?”
黃鉞一口回絕:“那篇論文根本不能用。”
妻子急了:“怎麼就不能用?研討會、研討會不就是研討嗎?各種觀點都應該允許發表。”
黃鉞沒好氣地說:“你懂什麼?觀點可以不同,但必須持之有據、言之成理啊!”
妻子反駁道:“文科不像理科,一是一,二是二。文科不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嗎?”
黃鉞說:“文科也是有學術標準的。”
妻子說:“我不管什麼標準不標準,反正那篇論文你不能不用。”
黃鉞氣憤地喊了起來:“你怎麼這麼不講理呢?”
妻子氣哼哼地走出書房。
黃鉞出了書房,卻沒有去餐廳吃飯,而是出了家門。
妻子在他身後喊:“你幹什麼去?”
黃鉞說:“出去走走。”
妻子沒再追他,在他身後“砰”地關上了門。
黃鉞不知不覺間就來到了校園裡的一個湖邊。
這個湖沒有名字,卻十分有名,它原屬清朝一個王爺的私家園林。華夏大學就是在這個私家園林的舊址上興建的,這個湖區也就成了這所大學裡風景最美的地方。
時至正午,湖邊沒有什麼人,只有三三兩兩吃過午飯的大學生在湖邊漫步。
黃鉞繞著湖邊,低頭背手地轉著,直到聽到一聲“黃先生”的叫聲才停下腳步,抬頭一看,原來是他的研究生小秦在叫他。
黃鉞看到自己十分喜愛的這個女弟子,心情好了許多,他和顏悅色地問:“你怎麼也在這兒?”
小秦說:“我剛吃過午飯,到這裡散散步。”
黃鉞“嗷”了一聲。
小秦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