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闖王被俘(第1/3 頁)
說罷,楊太歲迅速檢查了一遍楊開身上的傷勢,滿意點頭,拍了拍楊開的腦袋,哈哈一笑道:
“你小子命真硬,似我,身中兩刀一錘,都被鐵甲卸了氣力,只是背上開了一條口子,無甚大礙,養一養又是一條好漢。”
楊開微微咧嘴,抬了抬手感受了一下背後已經包紮好的傷口,雖然痛,但能夠感受到傷口不深。
慢慢地,楊開的身體也恢復了一些力氣,他盤膝在原地坐正,看了一眼周遭的情況,問道:
“曹二哥還沒找到我們嗎?”
“如果按照韓老四所說的,曹老二撤退的時候,應該混在了張二殘部中退走的,方向與我們相反,他們那邊人多,官軍也追得狠,比我們這邊還慘,可能死剩沒幾個人了。”
說這話時,楊太歲並沒有絲毫幸災樂禍的意思,反而語氣中透著沉重,自加入農民軍至今,失敗他們並非沒有經歷過。
但這次,他能夠明顯察覺到與以往不同。以前憑藉著騎兵的機動性,他們就算敗了,也能保留有生力量。
現在,他們是被堵著殺,闖營中還出現了叛徒,若真按楊開所說,老掌盤會落入官軍手中,那闖營定將潰散,傾巢之下,他們該如何自處?
他終究與尋常的流寇不同,尋常的農民軍,多是隨著大流,走到哪算哪,很多時候,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面對的敵人是誰。
但楊太歲,雖身為小管隊,卻是十分關注形勢、敵人和位置等方面的資訊,他心中始終想著,就算沒辦法帶著兄弟們混的多好,起碼在逃跑的時候,要知道往哪處跑。
所以,在敗軍之際,他們就算亂也還能帶著傷勢不重的兄弟逃到這裡集合。
剩下那些分不清方向、逃不出來的,除了戰死的外,肯定還有大批的傷員。
他們很多人甚至連敵人是誰都不知道,但等待他們的,卻只有被官軍割掉頭顱,拿去兌換功勳,這一個悲慘的結局。
楊開看著大哥的表情,感受到那種凝重,問道:“那底下我們怎麼辦?”
楊太歲沒有立即回他的話,黑水峪大敗,老掌盤殘補往北轉移,現在官軍定是大部分往北去了,暫時沒有時間來對他們這些殘兵遊勇追剿,但等他們調整過來呢?
而且他還擔心,若是闖王被俘,明廷和官軍必然士氣大漲,到時候定會對他們採取更加瘋狂的圍剿。
僅憑藉他現在手下的這些人,根本不可能在官軍的圍剿下倖免。
“先找到曹老二,看看闖營還留下多少香火,再決定去找李自成還是去找老回回吧!”楊太歲思量再三,最後說道。
楊開也同意這個決定,現在這個形勢,再往北去,有孫傳庭和洪承疇雙方重兵把守,很難過去;加上老回回與闖王的關係一向不差,闖營剩下的人,大抵要回河南去了。
天矇矇亮起時,韓老四回來了。這次他帶回來的人不少,足足二百多人,都是騎卒,其中還有一位身份與楊太歲同等的小管隊蔡遷。
二百多人中,蔡遷底下不到三十個人,剩下的,有一半多楊太歲部的老兄弟,剩下一半則是來自各個部分的散兵。
流賊一向居無定所,敗軍之後,離散在外計程車卒,失去了本來的建制,多數會向高階官軍靠攏,重新形成有生力量。
就像楊太歲同時也在想,要去投哪個掌盤一樣。
“我們的人,除了跟著曹老二的,剩下逃出來的,都在這裡了,剩下還有些缺胳膊少腿或者沒馬的,我沒要他們,將他們趕去了南邊。”
一條漢子走到楊太歲身前先是說了情況,然後又誇讚了楊開幾句。
他三十多歲,個子不高,相貌也不揚,卻精壯結實,背一把硬弓,叫做韓彬。
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