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報社危機(第2/2 頁)
坐在辦公桌前,柯林暗自嘀咕了一句。
如果可以的話,他自然不希望“信使報社”倒閉。
尤其是在眼下大蕭條的環境之下,一旦報社倒了,失業的可不僅僅就只有作為員工的老約翰兩父子,同樣也包括老闆柯林本人。
想到這裡,坐在辦公桌前的柯林有些不自覺的扭動了一下身體。
他可不想成為紐約街頭上流浪的那一群人中的一員。
只是,主觀想法是一回事,現實似乎又是另一回事。
眼下,以“信使報社”日漸低迷的報紙銷量來看,他距離街頭流浪漢的未來彷彿是越來越近了。
“不行。”
搖了搖頭,將腦中不安的念頭壓下,柯林開始認真思考解決的辦法。
作為報社,可以用來度過眼前這場破產危機的方法相當有限。
其中,最靠譜的辦法,就是提升報紙的銷量。
例如《財富》、《華爾街日報》這樣的大報,雖然前期同樣受到了大蕭條經濟衝擊的影響,導致銷量暴跌,但是卻很快的就找到了解決的方法,透過刊登就業招聘資訊,吸引那些急需工作維持生計民眾的目光,藉此穩定銷量。
只是,這樣的方法只對大報有用,因為它們手中掌握著大量的人脈和渠道,可以將其變為資源。
對於《信使報》這樣本專注於紐約市居民日常生活新聞的地方小報,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渠道。
當然也不會有商家願意在他們這樣的週報上刊登招聘的資訊。
事實上,原本的《信使報》同樣也是日報,只是隨著大蕭條的衝擊,為了能夠存活下去,開始做出了各種嘗試,包括縮減成本改做週刊報,然而成果卻是收效甚微。
“……提高報紙的銷量啊。”
默默嘆了一口氣,柯林喃喃著將目光轉到了辦公桌前所堆放著的舊報紙之上。
隨著《信使報》滯銷,他桌上所堆放的舊報紙變得越來越多。
隨手抽出一份報紙開啟,關於無聲電影《城市之光》首映的報道,隨即出現在了柯林面前。
作為喜劇大師查理·卓別林導演並主演的一部無聲影片。
《城市之光》的拍攝過程並不順利,尤其是隨著有聲電影的出現,更是對卓別林的電影事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為了能夠完成這部電影,卓別林前前後後總共耗時了三年之久。
據說,當時卓別林對於《城市之光》的票房並沒有太多的把握。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電影一經上映就受到了巨大的歡迎。
首映當天,劇院被影迷圍了起來,周邊的商店櫥窗更是被擁擠的人群擠破,以至於當地派出警察維持秩序,要知道電影上映的時間,正值美國在大蕭條中經濟危機最嚴重的時期,《城市之光》能夠在這樣不利的大環境下成功,足以證明卓別林以及電影本身的優秀。
值得一提的是,首映當天,愛因斯坦也同樣應邀參加了電影的首映,並且在電影的最後感動落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