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部分(第4/5 頁)
是理論,遠遠超脫實際,許多地方的沼氣改造建設,投入了大把的錢,這些錢,最後卻全打了水漂。(未完待續。。)
第六百八十七章 沼氣系統建設
傳統的發酵技術原料必須要用糞便,在用料時有一定的侷限性,畢竟是農村,糞便的來源非常狹窄,除了當地村民的排洩物以外,就只有牲畜的排洩物,牲畜的排洩物難以收集,一旦村民的排洩物不夠用時,就沒有了糞便這種原料,很容易造成供氣不足,長時間內得不到沼氣。
同時,利用糞便發酵,非常容易“結殼”,糞便的成分複雜,漂浮物較多的話,就容易在最上層形成不透氣的殼,由於缺少了氧氣的進入,發酵減緩,同時產生的沼氣也無法出去,這需要經常性的攪拌發酵池,但農村對發酵池的管理和服務非常不到位,這個過程很難有地方完善做到,這是沼氣在農村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
而沼氣不僅受當地情況限制,還受到環境溫度影響非常大。
通常而言,沼氣都是埋在地下,呈現出密閉狀態,溫度的影響非常大。
在夏季時,溫度較高,發酵反應劇烈,產氣量就大,太多了,村名用不了,所以,必須要及時排氣,但排氣稍不合適就容易漲池,也就是氣壓太大,將封閉池子漲壞,導致漏氣。
而冬季又因為溫度太低,發酵群活性不足,產生不了足夠的沼氣,沼氣工具就不能正常使用,在寒冷的地方尤其如此,造成往往只能使用半年,其餘的時候都不方便用。
除此之外,傳統沼氣池必須每天保證進新鮮的料、出料和攪拌才能使用,每年還得把裡面的料清空。清理淤積的雜質。管理上很不方便。同時。沼氣池絕大部分是磚砌的,但由於沼氣含有硫化氫,對水泥腐蝕很大,使用時間不長就出現漏氣現象。
而一旦出現漏氣、腐蝕等問題,就需要維修,維修時需要將原料全部清理完才能重新抹灰密封。
有人說了,為什麼不用有機玻璃鋼池,這樣密閉性更好。防腐蝕,耐用,但有機玻璃造價昂貴,對農民而言,是一筆很大的開支。況且,傳統沼氣池的修建是一個費工、費時的工程,比如6…10立方米的池子,這是若內比較通用型的型號,土方開挖量在8…13立方米左右,需要一個星期才能完工。至少要養護一個星期才能裝料,前後要一個月才能正常使用。
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資金成本都花了,可一旦使用者搬遷,池子不能帶走,只有選擇廢棄,以目前農村人口遷移的狀態來看,被廢棄的池子絕對不在少數。
而專家們一味鼓吹的,可以經濟迴圈利用,將發酵過的原料拿來肥沃土壤,那更是空中樓閣一般的理論,要知道,傳統的沼氣池都是採用半連續發酵方式,也就是隔天往池子裡倒入新的原料,這會產生什麼現象?
這會讓上一批在發酵的原料,由於突然混入了新的原料,以及混入了新的空氣,使得原料發酵不完全、不徹底,這會造成什麼?導致最後的發酵原料,成了生熟料混雜,也就是發酵不完全和完全的發酵物混合在一起,而,生料,也就是發酵不完全不徹底的原料,都含著各種病原體,須知,這些原料的主要成分都是人類和牲畜的糞便,蘊含病原體非常多。
把這種含有病原體的肥料拿去種植,長得出好作物才叫奇怪,沒汙染土地就不錯了。
這使得沼液、沼渣的綜合利用受到很大影響,與理論上的良性迴圈,完全是兩碼事。
所以,現有農村沼氣都有“一年好,二年漏,三年棄”的說法,說的就是沼氣池弊端太大,許多改造過的村莊,在經過幾年的抱怨之後,又都回到了原始的燒柴禾行列,沼氣池被他們丟棄在一邊,徹底的廢棄。
前期政府的補貼,農民自己的投入,全部打了水漂,連本都沒撈回來,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