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第1/2 頁)
古麗爾想想他王兄那可怕的手段,忍不住生生打了個寒顫。
兩人在刺史府等了好久,吃過了晚飯,等到入夜的時候,許刺史才回來了。
在他的身側,同行的就是從長安派來的大魏使臣,宋嬰。
古麗爾也見過這人,總是在大魏太后那裡議事的!她眼前一亮,走上前去問:「宋大人,是要把我送回長安了嗎?」
宋嬰站定,躬身向她行了一禮:「公主。」
然後他直起身,看著古麗爾熱切期盼的目光,道:「公主的下落安危,關係到大魏與南蠻的邦交,因此,外臣現在不能護送您去長安。」
古麗爾彷彿被潑了一盆冷水,她瞬間眼眶就有些紅了,顫著聲音問:「那你要怎麼做?把我送到蒙川,我王兄那裡?」
宋嬰遲疑了一下,說:「蒙川王如今正在尋找公主,大魏必須在確保您安危的前提下,給蒙川王一個交代。」
何為交代?蒙川王一心要讓古麗爾回去,為了破壞蒙川王兵臨大魏邊境防線的動機,古麗爾必須被光明正大地送到蒙川王身邊。唯有如此,南蠻人起兵的藉口才算消失。
古麗爾後退了一步,她搖著頭,眼淚不爭氣地落了下來:「我不要回去,你們若一定要讓我回去,我就一頭撞死在這裡!」
宋嬰一怔。
他是知道蒙川王兄妹關係似乎有點問題,但他沒想到會這麼嚴重,以至於讓蒙川公主放出這樣的狠話。宋嬰頓了一下,拱手道:「公主若有什麼難處,不妨與外臣一一道來。外臣這就書信一封,八百里加急送往長安,請太后娘娘示下。」
……
南北邊境形勢告急,長安城的武舉卻如期舉行了。
事實上,正因為如今大魏雙面受敵,才更應該重視武舉,多多選拔將官,壯大軍隊力量。
武舉考試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是筆試,即考察考生的兵法謀略,兵部從之前秦王所作的那本戰事記錄中選出了幾道考題,作為篩查。之後就是體格和武藝選拔,透過筆試的考生才有資格比試體力、武藝以及對兵器的使用。
原本,鄭嘉禾定了楊昪作為這次武舉的總考官,但現在他北上出征了,只能交給兵部的其他官員來負責。
鄭嘉禾旁觀完武藝比試的第一場,準備離開此地回宮的時候,南邊的加急奏報傳了過來。
鄭嘉禾接過來一看,是宋嬰送來的。
她一目十行地掃過去,與此同時,顏慧迅速讓人去準備筆墨,又搬來案幾,以備使用。
像這種緊急奏報,都是要看完立即回信,交給傳令官往回送,每隔一段路換人換馬,一刻都不能停歇。
宋嬰詢問她關於蒙川公主的處置問題。
比較欣慰的是,大魏終於趕在蒙川人離境之前,找到了古麗爾,而且還是劉希武找到的。
——原來他不僅沒死,還戴罪立功了。
鄭嘉禾暫時把這事擱下,從顏慧手中接過筆,刷刷寫了幾行字。
既然已經找到了古麗爾,那區區小事,就不必再召集大臣們商議了。
……
北地。
玄甲軍又一次擊退敵軍,城樓上的將士們俱都歡呼起來。
楊昪驅馬回城,他大步走入屋中,餘和連忙迎上前來,脫去他身上沉重的鎧甲,遞上去一個水囊。
楊昪仰頭灌下去,晶瑩的水珠順著他的脖頸留下,劃過一條好看的弧度。
餘和道:「王爺,長安來信了。」
楊昪一愣,他放下水囊,伸手道:「拿來。」
餘和眉目低垂,雙手遞了過去。
每五日,鄭嘉禾的信都會如約而至。
楊昪展開來看,這次的信上,她又與他說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