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民將不民?國將不國?(第1/5 頁)
毛亨變得語塞難言。
因為過往儒家仁愛,一般都是拿來跟法家針尖對麥芒。
所以毛亨剛剛才會提及九州萬民苦秦吏、秦法久矣。
結果扶蘇卻並沒有使用法家理論,而是搬出了墨家兼愛。
儒孝之人倫。
墨愛之大節。
孰優孰劣,一般難分伯仲。
但哪一方更加值得推崇和稱讚,
不言而喻。
儘管儒家同樣講究大仁大義。
可還是那句話。
儒家仁愛是存在優先順序的。
孝,永遠是絕對核心,第一重要!
百善孝為先。
在儒家看來,沒有孝,就沒有德……沒有德行的忠君,便是毫無底線的諂媚,乃奸邪也!
“小輩,楊朱貴己,是無君也;墨翟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與禽獸無異!”
毛亨強撐著道:“昔年,齊桓公說吃膩了山珍海味,唯獨沒有嘗過人肉的味道。”
“於是奸佞易牙便把自己的四歲兒子給烹了,爾後獻於齊桓公嚐鮮。”
“結果便導致易牙越發受寵,最後扶立公子無虧發起政變,活活餓死了齊桓公,也讓齊國走向了衰落。”
“所以,無舐犢之情,無奉孝之德,單行忠君之事,不可視為普世之觀。”
“小輩,你莫要拿個別的特例,挑戰萬民之道德共識。”
……
毛亨在說墨翟的時候,還捎帶著扯上了楊朱。
因為大罵墨翟和楊朱為禽獸的,正是孟子。
無君無父。
無德無孝。
無仁無愛。
單以侍忠之名。
無論是忠君,亦或者忠國。
毛亨認為都註定成不了主流價值觀。
“前輩,在你眼中,我說的都是個例嗎?明明是你在偷換概念,混淆視聽!”
扶蘇有些憤慨的道:“若推崇那些愚孝逃兵之人,你怎麼對得起那些為國捐軀的代代英烈?”
“若遇到天災便都想著只顧自己,我等又有何顏面自稱炎黃子孫?”
“大禹治水和愚公移山的精神傳承,才是真正可利千秋的無上大愛!”
“他們愛的不是哪一家,哪一戶,更不是為了哪一個君王……他們真正做到了大愛世人!”
“大愛無愛,大情無情!”
“前輩,你我眼下之所以還能在這辯經,都多虧了北境的萬千戍邊銳士,如果他們各個都想著堂前敬孝,恐怕前輩很快就能親眼見到……匈奴人的彎刀,究竟是多麼的鋒利!”
……
扶蘇的大愛無愛,大情無情。
乃是取自道家思想。
道家並非只有楊朱的貴己,還有老子的道德經。
另外。
正是因為大禹治水,愚公移山,才進一步塑造了我們的民族之魂。
比如西方遇到洪水,他們只會想著搞個諾亞方舟。
問題在於。
一條船能裝幾個人?
這就是東西方的本質差距!
包括某部電影直接帶著地球流浪,西方人是想不出來的。
他們只會搞一條飛船,帶幾個人去星際穿越啥的。
只有我們才會帶著地球一起穿越。
因此。
儒孝之小愛。
比不了墨愛之大節。
從上古看,有大禹治水,愚公移山。
從先秦看,北境戍邊,代代英烈。
從未來看,特警、消防、一線醫護在關鍵時刻,全都是需要捨生忘死的。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