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異變陡生,殺戮開始(第1/6 頁)
站在子思齊的角度。
許尚確實有可能是詐他……
畢竟只要子思齊在一時惶恐的情況下,改變了自己的主張,並把尉繚子徹底認定為天命局的脅從要犯。
那麼說出去的話。
便如同潑出去的水。
覆水難收!
子思齊和商山四皓處心積慮拿出的各種論證推斷,瞬間就會變成兒戲笑談。
奈何。
許尚從來不屑於使用小道。
他喜歡一次性解決問題。
而且。
子思齊太過高估了自己,也太過低估了許尚的手段。
許尚:“究竟詐與不詐,亦或者搜不搜得出來……我們坐等片刻即可。”
子思齊:“……”
子張正:“……”
在場的眾多賢哲名仕,心思各異。
驟然間的肅殺之氣瀰漫。
讓很多人都沒有反應過來。
尤其是商山四皓和孔門四聖、十哲、七十二賢的嫡系後裔,他們本能的認為……秦廷不可能在稷下學宮大開殺戒。
因為此舉必會引得齊魯各郡恐慌。
秦廷的諸多國策詔令。
比如陵邑遷徙,還有徭役代分土地政策,可都得他們儒家進行居中配合。
不然。
秦廷的國策將只能停留在竹簡上。
難以落實到基層。
這時。
子張正微微側目。
漆雕氏立即起身拱手:“兩位禹陵長者,還有各位小說家,人宗名仕,現在關中秦廷欲在我稷下動刀,還請諸位莫要袖手旁觀,最起碼也得再說幾句公道話吧!”
漆雕氏就不信,秦廷還能把在場的所有人,全部斬盡殺絕不成?
那兩位禹陵長者可是上古大禹的後裔,而且深受長公子的庇佑。
秦廷難道要放棄長公子扶蘇的賢明二字,連禹陵長者也不放過?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正當人宗鶡冠子將要發聲之際。
許尚直接打斷:“我大秦依法治國,包庇天命案犯,只要罪證確鑿,誰來求情說理都沒用……反之,你們若都是清白的,又何談讓幾位百家名仕和禹陵長者說公道話?”
許尚既然動了手,那就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
兩位禹陵長者在場也沒關係。
因為他會辦的合情、合理、合法。
天命極罪,罪同謀逆,還要再加一等。
無論處以怎樣的刑法懲戒。
都是不為過的。
如此。
北方席位。
兩位禹陵長者面面相覷了一下。
爾後,扶蘇分別側首與兩人耳語了幾句……
兩位禹陵長者繼續沉默表示中立。
道家人宗方面。
鶡冠子剛想發言,卻被幾位長老……木虛子和赤松子等人給攔住了。
如果只是辯經。
他們人宗自然可以隨意發表自己的看法。
問題現在的情況是……
儒家八派牽扯上了謀逆二字!
那他們人宗肯定就得酌情表態了,最起碼也得把情況搞清楚再發言。
最後。
小說家虞蓬舉了舉手中的竹簡,道:“我只負責記錄實情,其餘的與我無關。”
虞蓬表示他今兒個可算是來著了。
看不到關中秦廷吃癟。
反而見證了儒家八派大機率參與了謀逆。
這兩件事都是妥妥的舉世矚目。
虞蓬身為小說家,他最想要的只有關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