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第1/2 頁)
「皇上英明!」左右齊聲說道。韓通嘆氣,也不再多言。
李太后得知訊息,驚駭非常,匆匆趕到滋德殿,漢帝正在穿盔甲。這是先帝留下的金甲,曾助先帝打下大漢的江山,一直收藏在奉先殿內,漢帝沒想到這麼快就又要將它請出。
「母后來這裡做什麼?趕緊回您的壽康宮去吧。」
李太后苦心勸道:「皇上,你從未上過戰場,親徵實在危險!如果派出使臣與他們交談,或許還有轉圜的餘地。蕭毅畢竟是先帝為你留下的顧命大臣,他會如此做必定有什麼苦衷……皇上三思啊!」
漢帝卻從隨侍宦官手裡拿過劍,眼中顯出厲色:「朕意已決。來人啊,送母后回宮休息,沒有我的命令,不準放她出來!」
「皇上!」李太后僵住,沒想到漢帝竟如此決絕。她又看向李籍,企盼他能說兩句,李籍卻避開了她的目光。走到今日這一步,怎麼可能回頭了?李籍冒著殺頭的危險,偽造密詔,故意落在吳道濟等人的手裡,就是為了今日!
宦官請太后出去,李太后卻不肯,漢帝便命宦官把她強行架了出去。
李籍還在旁邊跟漢帝吹噓有餘超這樣作戰豐富的老將在,蕭毅必定吃不了兜著走云云。漢帝知道此戰不會輕鬆,餘超雖說身經百戰,但跟蕭毅比起來,終究還是差了些,畢竟大漢的使相不是白叫的。好在他們的人數比蕭毅那邊的人多,漢帝又年輕氣盛,自然覺得不會輸。
他那日夜裡得知了韋妡的夢以後,本想叫禁軍去把蕭家的人都抓起來,好讓蕭毅有所顧忌。哪知京中大火,許多房屋被燒毀,禁軍都被叫去救火。等火撲滅之後,蕭家早已人去樓空。
後來又聽聞南城門起了暴動,有兩輛馬車趁亂沖了過去,便猜是蕭府的家眷。他們苦心孤詣,做了這許多事,甚至不惜對外謊稱自己下過什麼誅殺蕭家父子的密詔,不就是為了有名目爭奪這天下江山嗎?
事到如今,還看不透的就只有他的母后而已了。
李太后被帶出滋德殿,剛好看到韋妡過來,連忙說道:「韋妡!你來得剛好,快幫哀家去勸勸皇上。」
韋妡過來,對架著太后的宦官皺了皺眉,那兩個宦官竟因懼怕她而鬆了手。李太后也顧不得儀容,抓著韋妡的手說道:「哀家知道你能在皇上面前說上話,現在誰都勸不了他,只有請你去試試看了!」
韋妡柔聲安撫道:「您別著急,慢慢說。」
「蕭毅的軍隊已經到了滑州,距離京城不過百里,哀家想勸皇上求和,皇上不聽,非要御駕親徵!他從未上過戰場,哪裡是蕭毅的對手?韋妡,哀家平日待你不薄吧?現在是大漢生死存亡的時刻,哀家求你勸勸皇上!」
韋妡連忙說道:「太后言重了,民女正是為了此事來的。太后請先放心回宮休息吧,民女一定盡力。」說完,又對宦官道,「太后乃千金之軀,你們都客氣點,千萬別弄傷了她老人家。」
宦官應是。復又請太后回宮。
李太后沖韋妡點了點頭,不放心地回頭看了一眼,無奈地走了。
韋妡接著走進滋德殿中,看到穿金甲的漢帝和李籍正迎面走過來。她跪在漢帝的面前說道:「皇上,民女有話想對您說。」
「怎麼,連你也要攔朕?」漢帝皺眉。
「不是。民女剛才試著為皇上親徵佔卜了一卦,是吉。」韋妡仰頭笑道,「天佑大漢,願皇上得勝歸來。」
漢帝點了一下頭:「得先知吉言了。等朕回來,與你慶功!」說完就與李籍一道闊步出去了。
韋妡目送漢帝遠去,扯了下嘴角。漢帝是勝是敗都與她無關。她對漢帝虛與委蛇,不過是為了完成任務,然而漢帝倒真把她當成知己。衝著這點,她對漢帝的處境還是存了幾分同情的,他身邊竟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