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第1/2 頁)
「習慣,燕王和王妃對我可好了。」
徐王妃嫣然:「只是王爺和我雖然喜歡你,但女大不中留,總不能老將你放在身邊,你如今也十七了,過了年,就往十八去,正是女兒十八一朵花,是最好的年紀,有一個門當戶對的人家,是王爺的同宗親侄兒,你從前見過,就是周王的二公子,他人兒誠實可靠,一表人才。」說到這時,徐錦香忍不住眨巴著不屑的眼睛。徐王妃又說:「說來說去,正想說的就是撮合你們倆,不知道你的心意如何。」
蘇小難早料到徐王妃叫她來是為了朱有爋的婚事,也並不驚訝,只是有些失落,但王妃對自己厚意,不能讓她看出來,只是她極想知道燕王是否也願意她遠走他鄉,畢竟她是燕王帶回來的,她知道燕王疼愛自己,肯定不願意讓她就這樣離去,所以情急地問:「王妃,不知道燕王……」
她話音剛起,徐王妃已會意,接過一半的話說:「王爺說了,雖然極是捨不得你,但他曾有個心願,若不是皇親國戚,是不讓你嫁去的,如今應了他的心願,他便是忍疼割愛。」
蘇小難徹底絕望,她知道若燕王決議讓她嫁給朱有爋,她無論如何也反駁不得,她心底絕望,臉上也憂愁起來。
徐錦香早就看出來了,因說:「也許,朱有爋本性不差,只是紈絝子弟,難免不慎重,倘若他有心,對你好,比知書達理的人可也要好一些。」
蘇小難明白徐錦香是在勸解自己,可死也過不了自己心裡的坎兒,她曾在藍府時,和藍鄉安朝夕相處,從沒想過婚嫁之事,可冥冥當中,以為自己這輩子都是和他在一起的,自從聽到他的噩耗,才恍然從那憧憬中醒過來,可是她又在冥冥中告訴自己,如果蒼天允許她獨守終生,她也毫無怨言。
可如今忽然出現個朱有爋,她除了對他的厭惡,沒有一絲的好感,與其成為皇親國戚的夫人,不如在一個平民人家度過一生。但是燕王和王妃的恩情甚重,她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徐王妃看見蘇小難垂著眼瞼一言不發,以為她不捨得離開燕王,畢竟燕王是拿女兒一般疼愛她,這叫徐王妃多少有些心妒,雖是正妃,又是王爺敬重愛慕的人兒,可是在內心深處,卻偏偏有個疑團,燕王是不是全心全意愛慕著她,他是否還愛慕著一個勝過自己的女人,這個女人好像就是蘇小難的影子,是她的娘。
她被傳揚有馬皇后如斯的賢德,可是作為普通的女人,她永遠逃不過女人最在乎的東西。
王爺也是普通人,她不可能看不出,王爺對一個外姓的小難卻勝過自己的女兒,勝過自己的兒子,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他有一種比對她更甚的感情在裡面,這種更甚的感情才致他甚愛蘇小難,也許他疼愛的不是蘇小難,而是另一個女人,這不得不叫她寒心。
徐王妃說:「小難,這樁婚事,我和王爺極其看重,我們會風風光光地將你嫁出去,比對自家的女兒還要重似百倍,若你去了周王府,以後也時常回孃家看看,時常回來看看王爺和我,也免去我們的相思之苦。」
蘇小難的眼睛漸漸濕潤,她是覺得委屈,可又不願意打破王妃的期望,她認認真真地回答王妃:「我一定會回來看燕王和王妃的,我好捨不得這裡。」說的時候,濕潤又加重了,彷彿帶著哭意。
徐錦香走到蘇小難面前,拉住她的手說:「小難,若你心裡有不願的地方,不妨說出來,錦香可是把你當親妹妹看待的。」
蘇小難強忍著委屈的淚花說:「錦香姨娘,王爺和王妃對我恩重如山,我哪裡有不願的地方,我是替自己高興。」
徐錦香輕輕摩挲著她的手背,看著她在眼眶裡打轉的淚水,生怕她奪眶而出,因對徐王妃說:「姐姐,我看小難是大喜過望,你看眼中都含著喜淚,她來王府雖只有大半年時間,卻極是聽姐姐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