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隨軍伺候?(第3/4 頁)
颳了一下鼻子,這才戀戀不捨地鬆開她,翻身上馬,揚鞭遠去。
直到李昭的身影消失在視線裡,宋清月才突然回神:不對啊!李昭不是男主啊!說不定哪一天她還真就會恨不得李昭英年早逝呢!
真是的,自己剛才是魔怔了……
~
這一年的七月初八是宋清月的十六歲生辰。
肅王提前兩日派了人去保定接她回京,這是她嫁到肅王府的第一個生辰,總要給她辦一辦,怎麼說也是世子明媒正娶,十六抬的大轎抬回來的世子妃。
可宋清月一想到這種人多的場合就頭皮發麻,這對她來說不是慶祝,是折磨。
原本在廣州府的時候,她爹算是廣東行省最大的官兒之一了,來的客人基本上身份都比她低,說話行事不用太小心,她還樂意辦一辦生辰宴;來了京城之後,公卿世家、天皇貴胄滿地走,關鍵這年代沒什麼娛樂專案,後院那群女人沒事就喜歡對著別人評頭論足,說句話都是字字珠璣、九曲十八彎的,稍有不慎,就會被人抓住把柄。
她一個幹技術崗的,被人硬塞到管理崗上已經非常勉強了,現在還要她去搞公關,這不是要她命嗎!
宋清月嘆氣,這上哪兒說理去?
她回信說了天氣太熱,中暑了,恐怕要辜負父王一番心意了。
結果當天傍晚,肅王身邊的汪公公親自帶著太醫過來,說是要帶宋清月回京養病。
見宋清月還想臥床裝病耍賴,汪公公隔著床簾站著,立刻板了臉,嚴肅道:“世子妃,這生辰宴的帖子已經發出去了,就算您不想辦,也得辦!這是肅王府的臉面,更是世子殿下的臉面!就算您不為自己考慮,也請您為咱們世子殿下多想想!”
說罷,汪公公頓了頓,給宋清月做了個揖:“以上是王爺原話,王爺還說,就算您病得下不來床了,奴才抬也得把您抬回去!”
這是擺明了說她在裝病,宋清月癟癟嘴,硬著頭皮從床上坐起來,委委屈屈地道:“我知道了,汪公公,我稍微梳妝一下就跟您走。”
“多謝世子妃體諒咱們世子殿下。”
汪公公說完,到廂房候著去了。
宋清月一邊梳頭,一邊嘟噥:真是父慈子孝啊,父慈子孝!
宋清月黑著臉回到王府,懷裡揣著滑膛燧發槍以及更先進的雷汞擊發槍的大致草圖。
擊發槍的底火他們暫時肯定弄不出來,直接pass,至於滑堂燧發槍嘛,也不知道目前的鍊鐵技術能不能達到要求。
能做到什麼程度就讓那位閻老去思考吧,想必肅王手底下也不缺鍊鐵鍊鋼的工匠。狡兔還三窟呢,她總不會以為為逼宮兵變準備了二十多年的肅王殿下就那一個山洞的。
反正她只是依葫蘆畫瓢地把前世在姑父寫的《古代兵器發展史》這本書裡看過的構造圖,畫出來了而已。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英國人就是用這種單髮式滑膛燧發槍,以一萬九千多勞師遠征計程車兵,將十萬多清兵按在地上摩擦。
前世初、高中歷史課學到中國近代史的時候,每節課都有一種想要抹眼淚的感覺,她真的是受夠了。
姑父那本書裡說,其實明代中晚期神機營的火銃在當時世界來說,並不算落後,但清軍入關以後,清帝認為火器這種東西不利於皇權統治,且弓弩是滿人的傳統,就逐漸放棄了火器,軍隊的武器配備轉回到使用原始的弓弩刀劍去了。
宋清月想,要是肅王以後當了皇帝,為了自己的統治而停止在武器研發上繼續下功夫的話,她一定不介意再造一次反。
自從看過肅王殿下那個為了準備謀反而建造的大山洞之後,她就心潮澎湃的,談不談戀愛都是其次的,扳正那窩囊得令人吐血的歷史,才是她腦子裡的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