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片場暴君(第2/3 頁)
在就是個小作坊,沒有自己的沖印室等部門,這些事情都需要找人幫忙。
天下一辦公室內,同是無線藝員訓練班出身的鞠覺量作為杜棋峰的同門師弟,因為被他看中統籌能力,被邀請來天下一負責幕後統籌工作。
顧夏陽知道這位可是杜棋峰的左膀右臂之一,作為香港娛樂圈鼎盛時期出現的電影人,幾乎每個都是全能選手,能編劇能導演能出品,鞠覺量就是這樣一個全才。
“老闆,咱們的電影已經拍了大半個月,我估計最多一個月,肯定就能拍攝完成了。咱們的後期製作、沖印我想,還是借一下邵氏的,現在就他們空的很。”
“至於宣傳方面,除了老闆你自己的《ol!》週刊,其他的通稿也要發,《天若有情》作為我們公司的第一部電影,一定要打出名堂來,我建議招幾個做宣傳的專業人才,制定出計劃,然後實施……”
“嗯,我們有充裕的宣傳資金留下來,這件事情你好好辦。”
對於電影的宣發,顧夏陽並沒打算吝嗇。這個時期的香港電影,其實在宣傳方面一直做的很一般,甚至可以說是不在意。哪怕是一些稍大的製作,他們也主打主演明星牌,並沒有系統化的宣傳手段。
所以鞠覺量的提議,顧夏陽是非常認可的。整個香港電影公司,在這方面做的最好的,目前來看就只有新藝城。
他們的宣傳,是有計劃的,所以新藝城的宣傳攻勢被認為是目前全港最強勁的。
甚至新藝城組建了一個俱樂部——“新藝城之友”,會員最高人數曾達兩萬;並且在商業一臺辦了個《新藝城之友》的節目,長期介紹新藝城電影的動向。
新片公映前,還要讓新藝城之友的會員先睹為快,然後向他們作調查,收集他們的反饋意見。這些調查,對剪輯廣告宣傳片、修改電影、確定檔期等,有很大的裨益。
“新藝城之友”與一般明星俱樂部最大的不同在於:不僅以明星與觀眾見面,而且以新藝城這個公司的身份與會員交流、互動,藉此加強公司與觀眾之間的親善關係,樹立“新藝城”這三個字的金字招牌。
新藝城極具市場營銷頭腦,其電影生產建立在市場調查的基礎上,其廣告宣傳則注重建立公司的品牌形象。為建立公司形象,新藝城不惜工本,以接近百萬元的高額費用宣傳《鬼馬智多星》和《追女仔》等片。
“寧不賺錢,也要擦亮招牌”的營銷策略令新藝城幾乎在一夜之間引人刮目相看,確立了公司在觀眾心目中的形象。
這種營銷意識是邵氏、嘉禾兩家老公司當時所缺乏的。新藝城的品牌戰略頗為奏效,大大提升了觀眾對該品牌的忠誠度。當時有人說,只要有新藝城三個字,觀眾不論電影好壞,都會買票來看。
在新藝城之前的香港,讓歌星走上銀幕,或者將電影與影片的音樂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營銷,並未成為一個很普遍的做法。
新藝城卻在這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在拍攝電影《搭錯車》時,新藝城從製作費中撥出100 萬臺幣來灌唱片。
不久,電影原聲大碟配合電影推出,大賣特賣。
接著,《聖誕快樂》邀請歌星徐曉鳳和陳佰強參與演出。
《開心鬼放暑假》用新人袁潔英、羅美微、陳佳玲組成“開心少女組”,結果不但影片賣座,連推出的唱片《開心少女組》也賣了個滿堂紅,並獲得了金唱片獎。
新藝城籤演員,如果演員也是歌星,公司就順帶連唱片約也簽下來。也正是由於《搭錯車》的原聲大碟和《開心少女組》這兩張唱片銷售火爆,新藝城決意組建唱片公司。於是與寶麗金合作建立了一家唱片公司,名叫新藝寶。
顧夏陽的天下一目前只是小作坊,也沒資本去成立自己的唱片公司,但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