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第1/2 頁)
「陛下!」一個官員出列,正是工部侍郎廉數,他道,「嚴大人從小就是神童,十二歲在上京已是才氣斐然。十五歲入朝為官半年,老嚴大人發喪,回鄉丁憂三年。」
廉數娓娓道來:「十八歲起復,提出了很多政治見解和良田改革方案,惠及廣大百姓。二十歲被迫害,後在朝為官七年,他兢兢業業,監察百官、捨身諫言、忘家忠君,深得百姓愛戴。」
宋翰墨聽得他的話咬了咬牙,垂在身側的拳攥緊,廉數居然是皇上的人麼?
「陛下,」廉數頓了頓,又道,「臣以為,嚴大人乃是我宇平棟樑之才,應奪情……」
「陛下!」廉數話還沒說完就有官員出列要打斷他。
廉數提高了聲調:「奪情三年守孝,改為一月足矣!」
話剛落,方才出列的官員就跪了下來,正是禮部尚書唐大人,是個固守禮法的老頑固。
他滿臉皺紋,花白的鬍子顫抖著,呼喊道:「陛下!不可啊!不可如此!怎可如此!」
他半直著身子,手微微顫抖,指著廉數,罵道:「爾等小人!怎可讓陛下如此行事!這是對孝道的大不敬!嚴大人位不及尚書宰相,朝中亦有可替代從事之人,何來奪情一說?!」
「陛下,古人有云,入則孝,出則悌,守先王之道(注1)。臣以為唐大人所言甚為有理!」出列的是吏部郎中周冰。
皇上面前的十二珠袞冕晃動,開口道:「朕覺得廉愛卿所言也甚為有禮。」
「陛下!自古綱常豈可違?三思啊!」唐大人喊道。
「請陛下三思。」這下跪了一地的官員。
黑玉石珠子碰撞的聲音在殿中顯得格外清脆,望著臺階下跪了一地的官員,皇上開口了:「朕不過就是想嚴大人待在上京罷了。」
唐大人:「陛下,人言可畏,百善孝為先。」
「朕在乎那些人言?」
「陛下,」又一位官員出列,是另一位言官朱紅,他道:「陛下當初以鐵血手腕登基,民間一直對此頗有言辭、非議。現若奪情嚴大人,只怕民心不穩。」
「朕心意已定。」
嚴果:「請陛下收回成命!」
唐大人又大聲呼喊:「陛下!不可啊!」
今日上朝以皇上拂袖而去結束,有好幾個官員言辭激烈,惹惱了皇上,被拉到宮門口,庭杖三十。
都是硬骨頭,邊被打,還邊喊著:「陛下不可如此!」
而嚴果,她下朝後跪在宮門外,請皇上收回成命。宋翰墨遠遠看著朱紅宮門下那個小小的白色背影,她的背是筆直的。
明明上朝的時候眼眶微紅,眼底還有些青灰,看著憔悴不已。現在為了出上京,變得無所畏懼。
「王爺。」二柱提醒了一下。
宋翰墨抬眼望去,一個太監出了宮門把嚴果領進了宮。
作者有話要說:
注1:入則孝,出則悌,守先王之道——《孟子·滕文公下》
第39章 帝王之情
嚴果入了朝和殿,還未行禮,就聽得皇上說:「愛卿不必多禮,賜座。」
嚴果蹙眉,抬頭見殿中擺了好些個架子,上面都掛了畫,皇上雙手背在身後,他換了身青色的袍子,頭髮半披正瞧著這些畫。
再仔細一看那些畫,她眉頭皺得更深了。
「二十歲愛卿死裡逃生,至今已七年有餘,你辛苦了。」皇上聲音低沉,頗有感慨。
嚴果似是沒有聽到,自顧自坐在椅上,並未搭話,偶然望見其中一幅畫,她微愣片刻立馬掩飾過去。
聽不見嚴果回答,皇上也不見怪,又道:「這些年最難的其實是你,你受委屈了。」
深吸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