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第2/2 頁)
,僧格林沁剛愎自用的老毛病又犯了,他以為敵軍不善陸戰,大沽口業已失守,所以在守北塘已經失去了意義,於是全軍盡棄北塘防務,給英法聯軍以可乘之機。
伊格納季耶夫為英、法提供了北塘未設防的情報,這個情報讓額爾金、夏巴禮、葛羅等人欣喜若狂,而作為聯軍陸軍統帥的普林頓·阿瑟上將根本沒離開他的旗艦勇士號,所以聯軍陸軍部隊的實際指揮者是葛羅,真正有指揮過數萬部隊經驗的馬蓋先中將則在出發前一天稱病在香港聖慈濟醫院留醫。
為此僧格林沁失去了一個他唯一可以有效弛懈英法聯軍登陸的機會,北塘的棄守讓英法聯軍能夠從容的登陸,否則從大沽口的泥灘登陸,沒有幾個星期,英法聯軍都休想將二百二十門野炮從船上運上岸。
俄國公使伊格納季耶夫一回到公使館,就得知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乘英法聯軍與大清帝國交戰之際,以武力強迫清廷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了中俄《璦琿條約》。根據這個條約,清帝國將割讓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予俄國,並把烏蘇裡江以東約40萬平方公里的清帝國領土劃作清俄共管。
這樣一個振奮的訊息讓伊格納季耶夫頓時感覺不到一絲的疲憊,他立即派出了所有的關係,密切注視著聯軍的動向和清國軍隊的調動。
在英法聯軍解除安裝部隊、火炮、補給的一週多時間裡,林海疆所指揮的帝國第一艦隊已經完成了整修,為了作戰方便不落口實,九艘戰艦已然懸掛起了三角的黃色團龍旗,艦首兩側也漆上了雙龍戲珠的標誌。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