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4/5 頁)
晶,打磨成功了幾塊凹透鏡和凸透鏡。劉玉用這些東西,製作了幾把簡陋無奇的單筒望遠鏡,劉玉將它們命名為“千里鏡”。
千里鏡,用途‘神奇’,至少在這個,還沒發明這玩意的世界裡是這般。因而當劉玉拿出他發明的“千里鏡”時,陷陣營軍士對劉玉的敬畏又上了一層。
劉玉從陷陣營中選出幾名武功,輕功都很好,且擅於偵查的軍士,將他們編為單獨的斥候小隊。並將製作完成的“千里鏡”交給他們使用。
時間過得很快。休整了兩天的陷陣營,在劉玉的命令下,再次踏上剿匪之路。為了減少傷亡,劉玉同樣還是選擇了夜晚突襲的方式。
周邊幾座山峰中,找不出比土匪山寨所在的山頭更高的存在。外敵無法居高臨視,對山寨中的情況一無所知。而山上的土匪卻可以,將周圍的一切盡收眼底。一旦有外敵入侵,山上的土匪,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做準備。
況且,在上山的道路上,還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明暗哨存在,甚至還有不少陷阱。稍有不慎,便會被土匪警覺,嚴重的還會損失慘重。
漆黑的夜色下,為不發出聲響,加之路途不順,荊棘遍地。從寶青山山腳下,趕到寶青山土匪所在的山峰的邊兒。直線只有十來裡的距離,卻耗費了陷陣營小半天時間。還好劉玉出發時還不到凌晨,到了目的地,正是天色最為昏暗的時候。
斥候小隊分別出擊,偷偷潛行至草叢中,就拿出了千里鏡來觀察。只是小小一個銅管,兩頭拉開也不到一尺長,小頭只有眼睛大,大頭可比嬰兒拳頭般大小,比起地球上的單筒望遠鏡來做工粗糙多了,當然觀察的距離也近了許多。
劉玉也拿著鏡頭,來回掃視著寶青山上下山的小道。憑心而論寶青山匪首王重,選的這個地方還是比較有水平的。不但山路崎嶇,山勢也頗為險要,可謂是易守難攻。
看著險峻的山路,劉玉臉色陰晴不定,暗暗思量“看來今天會是場硬仗,搞不好就會出現大損失,當慎之又慎”
很快,前去偵查的斥候們,便偷偷潛行著三三兩兩的歸來。
“殿下,我們所在的這條小道上,有三處明哨,都設立在險要之地,都有弓弩兵在守衛。大概有兩處暗哨,一處在樹枝上藏著,一處在草叢中藏著”
“殿下,南面也有上下山的道兒,也是三處明哨,不過大概有三處暗哨。卑職還特意往北面轉了一轉,跟這西側的一樣,特別險峻,無路可走。”
聽到斥候們的報告,劉玉非常不滿,“大概是什麼意思。你們要知道,一點點的失誤,就會讓我們有滅頂之災。
斥候哭喪著臉道”殿下,天色昏暗,這裡地形又複雜,草叢樹木茂密。屬下著實是無法確定。
劉玉也知道,昏暗的夜色,不僅為自己突襲做掩護,也為土匪的暗哨做了掩護。自己的斥候即使再精銳,也無法有效地逐個辨別,各個暗哨和陷阱。
劉玉把目標訂到寶清山土匪時,已經有所心理準備,把這次剿匪當成一大困難來對待。可是當困難真正擺在眼前的時候。他才感覺到自己做下的心理準備依舊有些不足,忽略了太多的東西。一個不好,他的這支陷陣營,就會損失慘重。
擺在劉玉面前的選擇有兩個,一是去主動進攻,另一是等待寶清山土匪下山。土匪山賊嘛,總是要下山來禍害百姓的。
第二十五章遭遇戰
難道真的要先回去麼?劉玉不甘心,劉玉手下的陷陣營同樣不甘心。折騰了一宿,就為了打下寶清山,既然就來了就不能空手而歸。
劉玉知道,這不僅是對他的考驗,也是對陷陣營的考驗。他不想自己辛苦訓練的陷陣營,只會打“順風仗”,更不想他們遇到困難就撤,未來他們還會遇到很多困難,總不能遇到情況就撤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